文档介绍:1概况
新钢300万吨、年技改工程炼钢区转炉余热锅炉,采用转炉炼钢吹炼时生成的烟气余热对炉水加热来产生蒸汽,并在烟气派往大气前除尘。
该余热锅炉系统由汽包、转炉汽化冷却烟道及其连接的上升下降循环管组成。转炉汽化冷却烟道活动裙罩、炉口固定段烟道、横移烟道、斜烟道及尾部烟道组成。活动烟罩采用低压强制循环方式;炉口段、可移动段、尾段采用高压强制循环方式;固定段采用自然循环方式。烟道壁由对流管束及连接板组成,烟气在负压下一次性通过该对流受热面后,由出口烟道引出。
汽包内的水通过其下降管分配到各段烟道,在各对流管束中生成的汽水混合物通过上升管送入汽包,将设于汽包内的汽水分离器中分离出蒸汽送往蓄热站。
转炉余热锅炉炉体的主要技术参数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回收期
半燃期
1
余热锅炉入口炉气量
m3/h(标)
2
余热锅炉入口炉气温度
℃
1200~1400
1400~1650
3
余热锅炉出口烟气温度
℃
800
980
4
CO燃气系统
%
10
30
5
高压循环汽包最高工作压力
MPa
6
一炉钢产汽量
T
~
7
一吨钢产汽量
Kg/
~90
8
瞬时最大产汽量
t/h
~135
9
车间平均产汽量
t/h
转炉余热锅炉汽化冷却低压、中压、自然循环管道特性
序号
图纸编号
管道名称
区段
工作压
力(Mpa)
设计压
力(Mpa)
试验压
力(Mpa)
1
转炉余热锅炉汽化冷却低压循环管道
低压循环泵入口管
低压循环泵出口管
2
转炉余热锅炉汽化冷却中压、自然循环管道
高压循环泵入口管
高压循环泵出口管
自然循环上升下降管
本工程中锅炉管道分低压循环管道、中压循环管道、和自然循环管道。管道上泵的进出口前后管道设计压力都不一致。因此管道压力试验必须分段分级进行。
首钢设备结构制造厂提供的锅炉图纸和说明书
中冶赛迪设计的相关施工图纸
《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1996)
《工业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73-98)
《压力管道规范》 (GB/T20801-2006)
《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 (GB50316-2000)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35-97)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35-98)
本工程设项目负责人、各专业副经理、技术负责人各一名。项目负责人全面负责工程从开工到竣工的施工管理协调工作,各专业副经理负责各专业施工任务的落实和实施,技术负责人负责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质量监督的控制工作,协调业主监理及其它单位的关系。
本工程设施工技术、经营、供应、质量、安全等业务部门,各业务部门应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全力以赴为本工程做好服务工作。
现场施工组织机构图如下:
项目部经理:朱明华
专业副经理:孙诗球
项目总工程师:熊克亮
技术
:
刘龙华
经
营
:
黄红军
供应
:
魏碧刚
安
全
:
吕又良
质量
:
王
玲
管道施工班组
胡铁凡
(1)建立转炉项目部管道试压吹洗领导小组,并明确各自的责任
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陈斌
副 组 长:朱明华
专业主管:孙诗球
协 助 人:刘龙华
领导小组人员职责:负责总指挥工作
组长或副组长:负责调试指挥,各单位各专业间协调
专业主管:负责试压的操作人员组织,工机具准备及现场管理
协助人:负责检查测量,确认及记录调试结果等
(2)现场试压吹扫劳动力安排(见下表)
序号
工 种
数量
(人)
序号
工 种
数量
(人)
序号
工 种
数量
(人)
1
施工技术管理人员
1
4
电工
1
7
辅 助 工
4
2
管 道 工
3
5
质量员
1
3
电 焊 工
2
6
安全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