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以非遗开拓沙坡尾旅游新天地.doc

格式:doc   大小:20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以非遗开拓沙坡尾旅游新天地.doc

上传人:w8888u 2021/1/24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以非遗开拓沙坡尾旅游新天地.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以非遗开拓沙坡尾旅游新天地


该论文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
  【摘要】旅游的本质是寻找差异,而非遗是极具地域特色的,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很多人正是因为文化的多样与差异,着迷于各地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才有了旅游的需求。由此,利用非遗元素为旅游目的地赋能,既是当前城市旅游推广需要思考的问题,也成为城市进一步发展旅游业的新机遇。
  【关健词】沙坡尾;旅游;非遗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一、沙坡尾旅游文化资源及旅游现状
  沙坡尾位于厦门岛西南角,面积约为20万平方米,是有着三百多年悠久历史的玉沙坡的一部分,曾是全厦门最繁华的渔港,是厦门海洋文化、渔港文化历史记忆的重要遗存。悠久的历史,曾经繁华的渔港、开商通洋的口岸,使沙坡尾不仅有着繁荣的物质文明,也有璀璨多彩的海洋文化资源。从船坞、避风坞、锚地、航道、岸线、演武池等历史遗迹,到街巷、骑楼、古厝等物质遗产,沙坡尾蕴藏着最直接、最真实的城市记忆。在已经获批的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中,带有海洋文化特色的项目有送王船习俗、厦门疍民习俗、厦门海普习俗、松筠堂药酒配制工艺、厦门贡鱿鱼手工技艺、延绳钓(放绲)渔法、福船制造工艺等,还有众多未列入保护目录的海洋手工技艺、口传文学、习俗信仰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摇橹、驶帆、更路图、海象气候及相关的谚语口诀,传统渔业生产中的织网、打索、挂缯、抛网、下碇等技艺技术。这里还是厦门一个特殊群体——疍民的聚集地,他们以海为生,以船为家,几百年来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有着独特的造船技术、捕鱼方法。其中,疍民们发明的延绳钓曾经是东南海域的主要渔法。他们在艰苦卓绝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独树一帜的民俗风情,生活习惯和服饰等也具有鲜明特色。还形成带有浓厚海洋色彩的风俗信仰,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送王船、厦门海普、“敬好兄弟”等习俗活动。
  伴随着城市的发展、渔业的萧条,这个经历过兴起、发展、鼎盛的渔港在2003年随着演武大桥贯穿沙坡尾的海岸线走向衰落,曾经一度被人遗忘。直到2015年被思明区列为老城更新示范点后,才再次走进公众的视线。近年来,沙坡尾经过提升改造后,旅游业高速发展,成了影视、婚纱拍摄的热门地,越来越多的年轻游客走进沙坡尾。据厦门旅游主管部门统计数据,2019年国庆期间,,%。人流引进来了,但并没有给沙坡尾旅游带来真正意义上的转机,如今的艺术西区已不如早年刚建成时那么繁荣;主打厦漳泉三地闽南地道小吃的“吃堡”,开业一年多来一直人流稀少,远远未达到预期的经营效果;曾驻扎沙坡尾多年,名震一时的微风乐集(草地音乐会)也在2019年8月底撤出沙坡尾;大学路上的商家除了几家网红店外,大多惨淡经营,商家交替更换成了常态。游客大多走马观花,逛一圈就离开了。
  二、沙坡尾旅游存在问题
  (一)重规划,轻执行
  早在2011年,沙坡尾就开始规划运营海洋文化创意港项目,该项目2014年获得国家住建部“全国优秀城市规划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