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铜川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讨论稿) “十二五”时期(2011 年— 2015 年) ,是我市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 紧紧抓住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中省支持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等重大历史机遇, 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 也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决定性基础的重要时期。第一章指导方针和发展目标第一节发展基础“十一五”时期,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全市上下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 5523 ”发展思路,大力实施项目带动、工业强市和可持续发展三大战略, 聚集力量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扎扎实实做工作, 较好地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财政收入和空气质量等主要目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综合竞争力得到了明显增强,为“十二五”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一、国民经济跃上新起点,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全市经济保持高速发展。到 2010 年,可完成生产总值 180 亿元,年均增长 % ,高于计划目标 个百分点, 人均生产总值 万元;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可分别达到 亿元和 亿元, 年均增长 % 和 % , 提前三年完成了规划目标; 固定资产投资 115 亿元, 年均增长 28%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年均增长 18% ,五大主要指标全面超额完成了目标任务。二、工业化加速特征凸显,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面进入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到 2010 年,全市三次 2 产业增加值可分别达到 12 亿元、 110 亿元和 58 亿元,年均增长 % 、 % 和 % ,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一五”初期的 :52: 调整为 ::32 ,工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凸显。世界工业化和我国沿海工业化的实践表明,我市已进入了加快转型发展的黄金周期。产业转型深入推进。“十一五”期间,我市电解铝、水泥、煤炭、陶瓷等传统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已经达到了; 煤炭、水泥、铝业三大主导产业占到工业总产值的 % ,支撑作用强劲;新兴产业快速壮大,电力电源、装备制造、食品等产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 20% 以上, 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煤-电-铝-水泥-陶瓷互动发展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初步形成; 园区集群经济迅猛发展, 市级工业园区成为推动全市经济内生性发展的新引擎。三、城镇化水平明显提升,城镇建设管理成就斐然城市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关天经济区规划将我市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到 60 平方公里,省政府批准的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新增建设用地近 40 平方公里方公里的新区, 15 平方公里启动区已初具城市规模, 成为铜川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走扩大内涵创新发展的路子, 通过工业园区建设, 进一步拉大城市骨架, 城市规划建设面积可以扩大到 110 平方公里, 以北市区—黄堡—董家河—耀州区—新区—坡头为骨架的大城市格局初步形成。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全市“两区一廊”带状组团和“十”字型城镇带功能进一步提高, 24 个建制镇的建设基本形成了以 210 国道为主轴和以梅七铁路、城市西环路、铜白铁路、 305 公路为次轴的“一主两次”城镇发展带,城镇化水平达到 56% ,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城镇空间布局和城镇化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全市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 平方公里,城市居住人口达到 万人;人均公共绿地 平方米,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 自来水普及率 98%, 燃气 3 普及率 72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 70 %。四、工业园区引领作用加强,项目建设跨上新台阶依托工业园区, 初步培育和形成了全市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新区装备制造、坡头载能、黄堡水泥陶瓷、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四大市级工业园区经济总量已占到全市经济总量的 25% 以上,成为推动全市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引擎。全面实施项目带动战略, 重大项目建设取得新成就。“十一五”期间,依托工业园区,实施了五批 91 个市级重大建设项目, 累计完成投资 亿元, 先后成功引进和实施了华能铜川电厂、台湾旺旺食品、浙江声威水泥、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延安大学铜川校区等一批重大项目, 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 370 亿元,是“十五”时期的三倍多。五、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宜居创业环境显现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关闭拆除了 23 台机立窑、 1 台中空回转窑、 5 条湿法旋窑生产线、 2 条落后小旋窑,淘汰落后产能 358 万吨,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水泥大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