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论文:
幼儿品德教育初探
静海县第三幼儿园 高岚
幼儿品德教育初探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人要从小做起,幼儿比如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荣发滋长。” 由此可见,帮助幼儿在这黄金时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是他们健康成长的关键。同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指出:“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其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那么,我们幼儿教师要如何秉承《纲要》精神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品德呢?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我有以下几点尝试:
一、充分利用活动空间创设品德学习的环境
一个有利于帮助幼儿养成良好品德习惯的环境,对于培养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爱劳动的情感,培养幼儿诚实、勇敢、好问、友爱、爱惜公物、不怕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氛围能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使孩子在与环境的交互过程中获得良好发展。
因此,我们在活动室中有意识地张贴了一些生动、直观的品德教育挂图,使幼儿时时处处处于学习、效仿的环境中。此外,幼儿园还利用一楼走廊开设了专门的品德教育长廊,包括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自理能力的提高、良好情绪、情感的激发等,并在上楼梯处、电源处、大厅图书角都对应挂上有关于品德教育的标语,如:上下楼梯不拥挤、随手关灯、看书时要安静、不打扰别人等,孩子们在与环境的交互过程中逐渐进步着、成长着。又如:“可爱的家乡、可爱的祖国”绘画展览等。在师生共同收集、布置展览的过程中,从而自然地激发起幼儿爱家乡、 爱祖国的真情实感。
在创设物质环境的同时,也要创设一个宽松、愉快的精神环境,让幼儿在轻松、快乐的游戏中认识世界,养成好的品德,表现出一种积极活动的情绪。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同伴群体是宝贵的教育资源,是幼儿成长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同伴群体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幼儿园中,幼儿间交往最多,因此我们应充分发挥同伴群体的榜样示范作用,通过同伴的亲身体验,使幼儿获得自我发展。如:在我园开展学规矩、守规矩、讲规矩的活动时通过采取评比竞赛的形式,利用装满小篮子的比赛墙面,以小篮子中增加水果的数量多少为依据,每周投票推选出班级“知、讲、守”小明星,从而发挥同伴间的榜样作用,以点带面,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们不断进步和成长。
此外,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也不可小觑。《纲要》中指出:“模仿是幼儿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在园内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幼儿,构成他们学习的榜样。”由此可见,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严格要求自己,做孩子们的表率,努力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创造有利条件。例如:当我们发现由于猜测,而引发了冤枉事件的时候,要真诚地向孩子道歉说:“对不起”,为孩子树立知错能改的品德;当我们在与人相处、交流时,要表现出谦逊有礼,帮助孩子养成尊敬长辈、平和待人的品德……我认为,这样才能做到言传身教,主动帮助幼儿建构良好品德的知识经验。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品德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发展
(一)从生活中寻找教育契机
在日常生活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常规教育入手,使道德教育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