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70 苹果(梨)轮纹病.ppt

格式:ppt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70 苹果(梨)轮纹病.ppt

上传人:中国课件站 2011/11/3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70 苹果(梨)轮纹病.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70 苹果(梨)轮纹病
苹果(梨)轮纹病的症状基本一致,枝干受害,以皮孔为中心形成近圆形的褐色小点,稍突起,后病斑扩大,直径3-20mm,病斑中央呈瘤状突起,周围逐渐凹陷,病健交界发生龟裂,病皮翘期,质地坚硬,色泽从灰褐色逐渐变为灰白色。翌年从病斑表面产生黑色的小粒点(分生孢子器或子囊壳)。在过年生的主干或枝干上,由于病斑相互愈合,常引起病皮严重开裂,十分粗糙,故又称粗皮病。
苹果(梨)轮纹病
受害果实常以皮孔为中心形成水渍状、近圆形褐色小点,病斑扩大后形成淡、暗褐色相间的同心轮纹,并有茶褐色粘液渗出,几天内全果腐烂。
    叶片受害初产生不规则形的褐色病斑,后逐渐变为灰色,其上散生黑色小点。
病原
有性态:贝伦格葡萄座腔菌梨生专化型[Botryosphaeria berengeriana (Nose) Koganezawa et Sakuma,子囊菌亚门葡萄座腔菌。   
无性态:簇小丛壳菌(Dothiorella gregaria),半知菌亚门小丛壳属。子囊壳埋生于寄主表皮下,黑褐色,球形或扁球形,具孔口,子囊棍棒状,子囊孢子单胞无色,椭圆形,分生孢子器扁圆形或椭圆形,具乳头状孔口,分生孢子梗丝状,单胞,分生孢子椭圆形或纺锤形,单胞,无色。轮纹病菌具潜伏侵染特性,寄主范围很广。
四、发病因素
  当气温在20°C以上,相对湿度大于75%或雨量达10毫米时,或连续下雨3-4天,孢子大量散布,病害传播最快。干旱年份或地区,病害发生轻。   
 不同品种对轮纹病的抗性差异显著。   
3. 果园管理粗放,挂果过多,蛀虫性害虫危害严重,肥水不足或偏施氮肥,树势衰弱,均有利于病害发生。
防治方法
、选用无病苗木   
   
:冬季结合修剪,剪除病虫枝,对主干、主枝上的病斑,及时刮除,并涂以杀菌剂保护。常用的杀菌剂有:843康复剂原液、80%402抗菌剂、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4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
防治方法
:
(1)有条件地区可实行果实套袋;  
(2)避免以杨树等树木作防风林;  
(3)选用抗病品种
梨黑星病
症状(symptom)
叶片和果实受害严重。 叶片:发病初期在叶片背面产生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黄白色病斑,病斑沿叶脉扩展,产生黑色霉状物,发病严重时整个叶背面,甚至叶正面布满黑霉,叶片正面常呈多角形或圆形褪色黄斑。 果实:受害幼果常不能长大而脱落,较大果实受害,病部木质化、停止生长而形成畸形果,后期果实受害则不畸形,而在表面产生大小不等的黑色、圆形凹陷的病疤,病疤坚硬,常产生星状开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