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doc

上传人:小猪猪 2011/12/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人类在长期劳动实践中,形成了世界观和方法论。世界观与方法论是统一的,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问题,其中包含着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物质和精神之间,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何为第一性,何为第二性的问题;二是,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亦即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1、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唯心主义:强调意识的决定作用;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精神、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即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唯物主义:主张物质决定意识,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2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世界能否被认识)的不同回答,可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可知论认为:人有正确认识世界的能力和可能,承认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或不可完全认识的。不可知论并不直接否认主体之外的客观世界,但它回避世界就其本质而言,是物质还是精神的问题。3、哲学的基本问题反映到具体的社会层面上来,体现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相应地,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就有了社会历史观的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之分。4、根据对“世界是怎样存在”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不同的研究方法。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辩证法则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二者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是否承认矛盾是发展的动力。(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马哲的创立,突破了前人的局限,形成了科学的物质观和科学的实践观;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1、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确立的意义:书P27四点归纳(三)世界统一于物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1、从物质、运动、时间、空间的内在统一性来理解“世界统一于物质”。(P28)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社会运动也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任何物质运动都是处于一定的时空条件下。2、从世界的构成: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本质上统一于物质来解读“世界的物质统一性”。(P29)自然界是物质的,人从自然界中分化而来,其生命形态仍然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人类社会尽管有异于自然界,但它的存在和发展却无法脱离物质世界,必须依赖于物质资料生产方式这个强大的物质基础;人类的实践活动始终摆脱不了客观世界规律性的制约。原理意义:它奠定了马哲唯物辩证法的理论基础——理论意义。从实践意义上说,就是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汲取了哲学史上关于实践概念合理性因素的基础之上,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实践的特征(P31二):物质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实践的基本形式(P31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