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保险风险防范管控.doc

格式:doc   大小:44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保险风险防范管控.doc

上传人:无需盛会 2021/2/7 文件大小:4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保险风险防范管控.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保险风险防范管控
一、保险业经济资本的界定
保险企业从事保险业务面临着三个层次的资产损失:预期损失、非预期损失、极端损失。预期损失可以通过历史数据统计得出,较为稳定,因此可以通过产品定价来转移和损失准备金来弥补;非预期损失具有波动性,是保险企业面临的真正的风险,需要保险资本来抵御;如果是极端的损失,如战争、金融危机等,则无法通过资本来抵御,只能通过压力测试来应对。经济资本就是保险企业内部用于覆盖非预期损失的资本,是用以缓冲风险损失的权益资本。经济资本与保险企业实际承担的风险之间存在着直接对应的关系,经济资本在数值上就等于风险值,或者说一定置信区间下非预期损失的值,因此,经济资本也叫风险资本或在险资本。从金融角度看,持有低风险低收益的资产对于企业而言就是为了换取企业的流动性和安全性而不得不放弃潜在的收益性。一般认为,保险企业的资本规模越大其经营就越安全,在这一点上资本与经济资本的功效是一致的,不过两者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其一,资本是企业资金的一种来源,而经济资本则是企业资金运用到低收益低风险的资产数额,是企业资金的一种运用形式。这是两者的本质区别。其二,合伙人或股东可以用不动产、长期有价证券等资产形式入伙或入股,而此类资产一般具有较高的风险性,不能成为经济资本。其三,资本额度是由合伙人或股东按照有关契约和个人意愿筹集的,而经济资本则取决于企业整体的风险水平以及相关利益团体的风险偏好。
二、应用经济资本管理进行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一)经济资本管理体现了保险企业价值管理的新理念。
现代银行业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便逐渐确立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最终目标———股东价值最大化,开始普遍采用经济学方法代替会计学方法思考问题,价值管理成为银行管理的新理念。如今,保险业也逐渐采取这种新的理念。经济资本管理超越了传统的以单一的账面管理为特征的资本管理方法,将收益与风险纳入同一个框架考虑,从而使得保险企业管理层大致知道一项业务占有多少经济资本,并以风险调整的收益率来评估该业务对股东价值的影响,进而进行有效的资本配置,保证资本使用效率,使资本管理的目标与公司价值管理的目标走向一致。正是由于经济资本管理能够有效协调保险企业各利益相关者———股东、保险企业管理层、保险企业员工、客户、债权人、监管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满足其各自的要求,能够兼为风险控制和价值创造的基础,才逐渐从诞生之初的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可量化和可操作的管理工具和管理系统,直至成为现代保险企业管理的基础和主轴,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保险企业管理的发展方向。
(二)有利于管理模式从业务驱动型向风险驱动型转变。
业务驱动型的管理模式使得我国保险业普遍存在着“以保费论英雄”、“以业绩排座次”的现象,从保险企业管理层到一线人员都没有给予风险因素足够的重视。这直接导致了保费高、利润低的奇怪现象,甚至给保险企业的正常经营造成风险。经济资本管理是基于风险的管理体系,它充分地将资产的风险减除因素考虑在内,并严守一定资本支撑一定风险资产的原则。实行经济资本管理将促进我国保险企业管理模式从业务驱动型向风险驱动型转变,通过主动地管理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有利于改进我国保险企业的绩效考核评估机制。
科学的绩效考核是经济资本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