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农田水利提质增效成效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37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农田水利提质增效成效分析.doc

上传人:无需盛会 2021/2/9 文件大小:3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农田水利提质增效成效分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农田水利提质增效成效分析
摘要:农田水利设施是农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前提条件。本文结合怀柔区农田水利提质增效建设项目的实施及发展,分析了怀柔农田水利提质增效实施的重点和成效。
关键词: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提质增效
怀柔区位于北京市东北部,各级政府非常重视当地农田水利的建设工作,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怀柔区农田水利在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保护和治理农田生态环境、推动农业及农村经济繁荣发展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然而,由于大多数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时间久远,经过多年运行,大多数工程存在设施老化、配套不合理、灌溉保证率低、灌溉水利用系数不高等问题。同时由于近几年种植结构的调整,使原有的灌溉工程不能与之相适应,影响了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
1建设内容及目标
1.1基本情况
怀柔区位于北京市东北部,下辖2个街道办事处、3个地区办事处、9个镇、2个乡,284个行政村。2009年末,全区户籍人口27.8万人,其中,农业户籍人口15.9万人,非农业户籍人口11.9万人。全区总面积2128.7km2,其中北部山区面积占89%,南端平原面积占11%。怀柔境内河流隶属海河流域的潮白河和北运河水系。全区四级以上大小河流有17条,境内总长度454.4km。全区多年平均降水量583.5mm,降水年际变化大,最大年降水雨量904.2mm,最小年降水量375.4mm。汛期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80%左右,怀柔区全年日照时数为2700~2800h,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1000~1100mm。
1.2工程建设目标与任务
1.2.1建设目标2015年:自改革开放以来,全区节水灌溉面积累积达到为26880hm2,但是由于灌溉设备使用不当及运营管理不善,大部分失去节水灌溉能力,急需更新改造。计划2015年前,更新改造节水灌溉面积4006.7hm2,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由2009年的0.72提高到0.76,地下水灌溉保证率达到90%,全区农业灌溉用水量控制在3190万m3。2015—2020年:全区灌溉面积保持26880hm2,更新改造节水灌溉面积3406.7hm2,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80,地下水灌溉保证率达到95%,全区农业灌溉用水量控制在2909万m3。1.2.2建设任务(1)水源工程
①塘坝加固。对24座塘坝采取措施进行消隐处理,改善库容69.8万m3,并更新相应的节水灌溉配套设施,更新改造节水灌溉面积121.5hm2。②坑塘新建。新建坑塘200处,增加蓄水库容40万m3。蓄水自然入渗回补地下水,改善生态水环境,同时用于周围绿化和改善景观效果,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其中2015年前新建100处,增加蓄水容积20万m3;2015—2020年新建100处,增加蓄水容积20万m3。③机井更新改造。对超期服役753眼老化机井逐步进行更新改造,新打机井172眼。其中2015年前对461眼目前出现干枯、涌砂等现象的机井进行更新,新打机井104眼,地下水灌溉保证率达到90%。2015—2020年对292眼需要更新的机井进行更新,新打机井68眼,地下水灌溉保证率达到95%[2]。④再生水的利用。规划利用已建和新建的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再生水,发展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