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古诗词鉴赏&读法.doc

格式:doc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古诗词鉴赏&读法.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5/1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古诗词鉴赏&读法.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古诗词鉴赏& 读法古词诗鉴赏& 读法一、读题目做诗歌鉴赏,首先要看的便是题目。诗歌题目往往给我们提供很多有用信息,譬如:( 2006? 湖北?14 )严维《丹阳送韦参军》、韩琮《暮春浐水送别》,暗示了诗歌的体裁(送别诗)、内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2006 年? 福建?10 )李商隐《端居》(注: ①端居: 闲居。) 告诉读者诗作内容是闲居生活中的情与景。( 200 4 全国Ⅱ?16 )张籍《秋思》则写诗人在秋天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2004? 北京?12~13 )苏轼《红梅》点明了诗人的写作对象,即文中的主要意象。读好诗题,是进行诗歌鉴赏的第一步,也是重要一步。二、读作者回眸全国及各省市高考试题,不难发现名家名篇是主打。从作者方面看, 多选名家以及在不同时期有影响、有代表性的诗人词家的作品。如浪漫主义的代表李白【( 2004? 浙江?16 )《菩萨蛮》,( 2005? 福建?10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2004? 天津?16 )《听蜀僧弹琴》, ( 2002? 全国?17 )《春夜洛城闻笛》】, 现实主义的代表杜甫, 山水田园派代表王维,以“看似寻常最奇崛, 成如容易却艰辛”的诗歌风格为王安石所激赏的中唐著名诗人张籍,以“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之句在当时称最的王湾, 以及标新立异, 每于吟咏个人生活的悠闲时, 显出不忘世事沉痛的晚唐诗人陆龟蒙, 还有花间词派代表欧阳炯, 宋诗“开山祖师”梅尧臣, 北宋中期文坛领袖人物苏轼, 因词中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而被人们称为“红杏尚书”的宋代史学家、文学家宋祁等等。了解作者便可了解其作品主要内容、风格( 是指由于作者的生活经历、艺术素养等造成的不同的创作特色。如陶渊明诗恬淡平和,王维诗诗中有画, 李白诗清新飘逸, 杜甫诗沉郁顿挫, 苏轼、辛弃疾之词豪放奔放,柳永、李清照词婉约含蓄)及其意趣、主张、观点、看法,有助于进一步理解鉴赏诗作。例如:( 2006? 北京?12 ) 陶渊明《移居》第(2)问:“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到的乐趣。请具体说明表现了什么乐趣, 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 ”抓住陶诗的特点及其一贯的思想主题,结合诗中具体诗句, 明了作者情感, 那么这里田居生活的乐趣也就不难表达了。三、读背景(注释) 对于高考中的诗作背景,我们不易把握,这里的读背景也即读注释——这是一个重要的信息。例如:( 2006? 辽宁?16 )东坡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注: 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点明了作诗时期, 由此可推断出大的写作背景, 被贬黄州, 躬耕自食, 过着简单的生活, 闲暇时读书作诗, 写了这首题名“东坡”的诗, 从中我们可看出诗人对逆境处之泰然的心情, 可见其胸襟之开阔。读诗从背景着手,便于把握作者情感,作品内容主旨。另外补充一点, 除了读注释外, 仔细分析题干也可获得关于诗作内容的信息。如:( 2006? 北京?12 )第( 2 )问中明确指出: “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到的乐趣。”( 2006? 天津?16 ) “‘无数铃声遥过碛’句表现了怎样的边塞景象”中的“边塞景象”, 这些都是我们易于把握,有助于我们答题的重要信息。四、读体裁(题材) 按所表现的内容,诗歌可分为讽喻诗、田园诗、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