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进出境快件监管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进出境快件监管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及其它有关法律、法规, 制定本办法第二条经营进出境快件业务应当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经济贸易主管部门批准,并应当依照本办法向中华人民共和备案手续。第三条运营人不得承运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行政法规禁止进出境的物品。未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邮电主管部门批准, 运营人不得承运私人信件。第四条海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或《入境旅客行李物品和个人邮递物品征收进口税办法》对进出境快件征收进出口税,并按规定对进出境快件收取规费、监管手续费等有关费用。第五条海关对符合监管要求的快件, 可以接受运营人通过电子数据交换(EDI) 方式的报关。通过电子数据交换(EDI) 方式向海关报关与通过书面文件方式向海关报关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通过电子数据交换(EDI) 方式报关的具体办法,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简称海关总署,下同) 另行制定。第二章备案审批第六条运营人向海关申请办理进出境快件报关登记备案手续,应当事先取得代理报关资格, 并向所在地海关提交下列文件, 由所在地海关进行审核并提出意见后,转报海关总署审核批准。(一) 申请书。(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经济贸易主管部门准许开办进出境快件运营业务的批准文件。(三)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四) 代理报关注册登记证书复印件。(五) 企业章程。(六) 与境外合作者( 包括境内企业法人在境外设立的分支机构) 的合作运输合同( 或协议)。(七) 专用监管仓库图纸。(八) 海关需要的其它文件。运营人所在地海关应当自收到前款所述文件之日起 30 日内提出意见,并转报海关总署。海关总署自收到运营人所在地海关转报文件之日起的 60 日内应作出批复决定。经海关总署审核批准的, 发给批准文件。运营人凭海关总署所发批准文件向所在地海关办理登记备案手续, 所在地海关办完登记备案手续后核发《进出境快件运营人登记备案证书》( 见本办法附件一)。第七条海关对运营人实行年审制度。运营人应当于每公历年 1月 31 日前向所在地海关提交上一年度运营情况报告, 办理年度审验手续。逾期不参加年度审验或年度审验不合格者,《进出境快件运营人登记备案证书》即自动失效, 对其承运进出境的快件, 海关不再按本办法进行监管, 而按一般进出口货物办理监管验放手续。第八条运营人须获得《进出境快件运营人登记备案证书》, 且其专职报关员取得报关员证件后, 方可按照本办法办理进出境快件的报关手续。运营人自获得《进出境快件运营人登记备案证书》之日起 6 个月内未开展业务的,《进出境快件运营人登记备案证书》即自动失效。第九条运营人如需变更已在海关登记备案的内容, 应凭原审批机关的批准文件以书面形式报告所在地海关,所在地海关核准后报海关总署备案。第三章快件分类第十条在本办法中, 快件分为以下四类:(一)A类: 海关现行法规规定予以免税的无商业价值的文件、资料、单证、票据。(二)B类: 海关现行法规规定限值内予以免税的物品。(三)C类: 超过海关现行法规规定限值但不超过人民币 5000 元的应税物品。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行政法规限制进出口的商品、配额管理商品不包括在内。(四)D 类: 前三类以外的物品。第十一条本办法第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