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实验二 氮磷钾肥料对同作物生长的效应.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实验二 氮磷钾肥料对同作物生长的效应.doc

上传人:中国课件站 2011/12/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实验二 氮磷钾肥料对同作物生长的效应.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试验二氮磷钾肥料对同作物生长的效应
和植株养分速测
一、试验目的
掌握盆栽试验的基本方法、技术;
通过实验,直观观察主要农作物氮、磷、钾缺乏的典型症状;比较不同养分配合对作物生长的效应的差异,了解氮、磷、钾肥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掌握植株体内氮磷钾养分的速测方法原理和技术;
通过测量土壤淋洗液中NO3―N量,理解过量施氮肥对的影响;
训练撰写学术性实验报告的基本规范和方法。
二、实验处理
处理号
处理名称
施肥量(g/kg)
肥料
N
P
K
1
CK
尿素(N)46%
2
P (-N)


过磷酸钙(P2O5) 46%
3
N (-P)


硫酸钾(K2O)50%
4
NP (-K)


5
NPK



三、试验的基本过程:
供试土壤的准备: 壤土,采自河北唐山,前茬红薯。土壤过3mm筛,风干。
供试作物的选则和准备(小麦、玉米、大豆、油菜)
装盆: 每盆装土2 kg。称2kg土壤,留100g左右,其余装入盆中,按干土重的18%浇水。
间苗:出苗后一周间苗。每盆间留玉米10株、小麦15株、大豆10株、油菜15株。
管理:定期、定量浇水,观察植物生长状况。
收集渗漏液,用***盐试纸和反射仪测定其中***根浓度。
播种后6周后收获,称重(地上部鲜重和干重),计算植株含水量。然后取功能叶1片,快速测定植株体内N、P、K含量。测量方法见“四、植株氮磷钾速测方法”
数据处理:用EXCEL 计算平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
实验报告(按撰写论文的格式):包括前言、材料与方法、结果与分析、讨论实验结论等几个方面,要求图文并用!
四、植株中氮磷钾养分含量的速测方法
1. 作物样品的采集
(1)采样要有代表性
进行作物化学诊断,只能选取一定数量来测定,用以反映一块田或一片田的作物生长情况。因此选取测定的作物必须是具有代表性的、一定数量的样品。采样时应先在田头观察作物的生长情况,如长势长相比较均匀一致,一般随机多点采取10~20株样品;如不一致的,取样的数量就应增多。
(2)采样要取敏感部位
取整株作物进行分析是没有必要的。因为作物的各种组织和器官内,含有的营养成分和数量有很大差异;即使是同一种器官,在不同的生育期中,其养分含量也会不同。经过大量实践证明,宜选取作物的敏感部位进行测定。
什么叫敏感部位呢?植株中最能灵敏反映被诊元素丰缺程度的部位,称为敏感部位。例如,我们对氮、磷、钾等可移动元素的测定,一般认为用幼叶是测不出差别来的,因为土壤中这些元素虽然缺乏,但作物本身首先保证幼叶的需要,把这些元素从老叶移动到幼叶中来。而老叶则不同,当这些元素供应不充足时,其中的含量就会迅速下降。因此,我们选择敏感部位进行测定,不同作物的敏感部位如下:
水稻:诊断氮素营养水平(淀粉-碘试法)用心叶往下数第二片叶的叶鞘;诊断磷,钾营养水平用整株的叶鞘。
小麦:诊断氮、磷、钾水平都用心叶往下数第三至四片叶中脉下半段。
玉米:幼苗用整株的叶鞘下半段;抽雄后用果穗对应的叶片中脉下半段。
叶柄明显的作物(如番茄、木薯、马铃薯、油菜、番薯、桑树等),诊断氮、磷、钾营养水平都用中部叶片的叶柄。如作物有10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