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儿童业态不是救命草.doc

格式:doc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儿童业态不是救命草.doc

上传人:yunde112 2014/6/2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儿童业态不是救命草.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儿童业态不是救命草
被称为“人流发动机”的儿童业态,似乎被业界认为是当下解决业绩增速下滑的灵丹妙药,综观京城实体店近年来的调整,儿童业态成为了新增购物中心项目的“标配”,老购物中心则不断加大儿童业态的比例,传统百货店也千方百计想着如何能靠上少儿经济的乘凉大树。日前,广州甚至新开多家儿童主题商城。
尽管各方数据表明少儿市场前景广阔,但不少业内专家指出,国内的儿童业态还处于起步状态,不成熟使得商场在引入儿童业态时易出现雷同情况。此外,尽管儿童业态可以为商场带来不小的客流,然而如何在借助“跳板”多面开花,仍是实体店有待解决的问题,儿童业态终将无法成为实体店的救命稻草。
因需而生的少儿经济
据有关数据显示,中国目前0至14岁的儿童人数近3亿,国内童装市场销售额从5年前的不足500亿元上升至近1000亿元。而根据美国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预计到2015年,。毋庸置疑,儿童已逐步成为家庭消费的“主导者”。
随着80后甚至90后妈妈成为主力消费群体,众多海外品牌加速进军童装市场,i、Burberry、Dior、Stella McCartneyi等奢侈品品牌,H&M、GAP、UNIQLO等快时尚品牌都争先恐后进入中国市场。此外,除零售外,与少儿相关的娱乐、服务配套,甚至餐饮业态都呈现了井喷式发展,如位于清河地区的华润五彩城引入面积约5000平方米的史努比主题乐园,而为配合购物中心主题化诉求,Snoopy Garden还设立了Snoopy西餐厅和集合店。
综观京城,作为拉动人气和消费系数的最大群体,少儿已经成为了时下实体店关注的第一对象。不难看到,不少购物中心在业态调整时有意加大儿童类业态比例,甚至建立专门的儿童主题乐园,购物中心已进入了
“得儿童者得全家”的发展阶段,儿童类业态开始被众多购物中心运营者所重视。
新手上路而非同质化
由于市场容量有限,购物中心的集中上马极易导致同质化现象的出现。同样,面对儿童业态大肆抢占购物中心的现状,不少人提出了是否会出现另一种同质化现象的疑问。面对这一困扰,北京晨报记者特别采访到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副秘书长赖阳,赖阳对北京晨报记者表示,儿童业态的雷同与同质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赖阳表示,同质化主要讲的是实体店贩卖商品雷同,但是这一说法不能用来定义儿童业态。“京城商场内的儿童业态可以说是刚起步,还处于发展不充分、挖掘不深入的状态,所有商场都走在探索的道路上。”他认为,京城诸多商家积极引入儿童业态无疑是为了能够丰富自身的功能配置,满足消费者多方面的要求,力求不让销售额降低。谈及京城实体店儿童业态已经出现的雷同现象,赖阳则回应北京晨报记者:“与其说雷同,不如说是目前儿童业态的资源还很有限,大家都想利用有限的资源增加自身的吸引力,那势必会出现所谓的雷同。”
越来越多的商场乐于引入可以吸引人气的儿童业态。晨报记者郝笑天/摄
儿童业态需创新挖掘
面对京城实体店“一窝蜂”倾向儿童业态,如何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商家亟待解决的新课题。谈及这一问题,赖阳向北京晨报记者列举了朝阳大悦城的案例,“我个人认为,朝阳大悦城引入蓝天城等儿童业态,成功地帮助了它崛起。”赖阳表示,在蓝天城职业体验乐园出现之前,北京商场内的儿童城堡类的娱乐设施已有很多,但是“蓝天城”为孩子提供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