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遗传中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的判断.doc.doc

格式:doc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遗传中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的判断.doc.doc

上传人:omfadaz599 2016/5/1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遗传中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的判断.doc.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遗传中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的判断方法小结 1. 常规判断方法: ①( 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 F 1) 杂合子的性状为显性; ②自交后代中出现了不同性状,则亲本性状为显性; ③子二代比例为 3/4 的性状为显性; ④群体遗传中,一般占有相当大比例的性状为显性。 2. 根据亲代和子代的表现型种数来推断性状的显隐性关系。有关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和显性个体的基因型的判定,教材和有关参考书上多是用子代的个体数量之比来判定。此方法有两个不便: 一是要求子代个体数量较多时, 才有可能符合理论比, 即使符合理论比, 在自由组合的情况下, 也增加了同学们的计算难度; 二是在子代数量较少时或在图形题中, 理论比就不适用了, 同学们就无法着手判定了。我们现将利用“子代数量比”改为利用“亲子代表型种数”来判定。方法如下: 1) 子代的表现型能充分得以表现。下面我们来观察几组性状遗传现象。注意它们的亲代和子代各有几种表现型。如: 交配组型 P 表型数 F 表型数判定情况红花× 白花-→红花∶白花 22 不能判定性状显、隐性红花× 白花-→红花 21 能判定性状显、隐性(红花是显性) 红花× 红花-→红花∶白花 12 能判定性状显、隐性(红花是显性) 红花× 红花-→红花 11 不能判定性状显、隐性小结:从上例中可看出,亲代和子代的表现型种数相等时,不能判定性状显、隐性;亲代和子代的表现型种数不相等时, 能判定性状显、隐性。且仅为 1 种性状的亲代或者子代的那种性状一定是显性性状。小结口诀如下: [ 口诀] :亲子不同,一为显性; 亲子相同,不能断定。即亲本与子代的表现型种类数不相同时,仅为 1 种的性状的亲代或者子代的那种性状一定是显性性状。如果亲本与子代的表现型种类数相同时,则不能判定其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例1: 已知牛的有角与无角为一相对性状, 由常染色上的等位基因 A与a 控制。在自由放养多年的一群牛中(无角的基因频率与有角的基因频率相等) ,随机选出 1 头无角公牛和 6 头有角母牛,分别交配,每头母牛只产了 1 头小牛。在 6 头小牛中, 3 头有角, 3 头无角。(1 )根据上述结果能否确定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请简要说明推断过程。(2 )为了确定有角与无角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用上述自由放养的牛群(假设无突变发生) 为实验材料, 再进行新的杂交实验, 应该怎么样进行? ( 简要写出杂交组合、预期结果并得出结论) 解析:根据‘亲子不同,一为显性; 亲子相同,不能断定’的思路就很快可以理解上述问题了。(1) 由于亲本和子代中都有无角和有角两种,因为‘亲子相同,不能断定’,所以不能确定无角和有角的显隐性关系。(2) 根据‘亲子不同, 一为显性’的原则, 可采用‘一头无角公牛与多头无角母牛交配’或‘一头有角公牛与多头有角母牛交配’的杂交实验来进行确定它们的显隐性关系。例2: 豌豆种子的形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 R和r 控制的, 下表示有关豌豆种子形状的三组杂交实验结果。根据哪个组合能判断出显性类型,试说明理由。组合序号杂交组合类型后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圆粒皱粒一皱粒×皱粒 0 102 二圆粒×圆粒 125 40 三圆粒×皱粒 152 141 答案:组合二,因为双亲都是圆粒,后代出现了皱粒,则皱粒在亲代隐而未显属于隐性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