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德育导师制实施方案.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德育导师制实施方案.doc

上传人:zhangbing32159 2014/6/2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德育导师制实施方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德育导师制实施方案
德育导师制概述
1、实施背景:
第一、传统德育模式下的班主任忙于班级事务,如班级纪律卫生、学生安全教育等。繁杂的班级事务挤掉了做细致有效的思想工作的时间,德育工作缺乏与学生的交流,疏远了师生感情,淡化了师生关系。
第二、应试教育的消极影响,导致德育工作渠道单一,方法机械,德育工作常常是班主任在班内发布学校命令,“学校规定……”、“统一要求……”、“严禁……”,德育工作出现了“管、卡、压、罚”的现象,忽视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甚至扼杀了学生个性。
第三、任课教师“只管教,不管导”。比如我们常会在教师办公室看到任课教师将课本一扔便向班主任抱怨:某某班主任,你这班的课我是……。任课教师对自己的定位有偏差,不知道教书育人的统一性。
第四、缺乏有力的评价机制。学生的品行表现出表面性、被动性和不稳定性,而教师却往往以这种表象来评价学生的品德,比如我们常会听到或看到“好学生犯罪”、“坏学生救人”等现象。
由于以上现象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存在,学校德育的实效性较差。
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曾经说过“如果教师很有威信,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身上留下永远的痕迹。”德育也是如此,
“亲其师,信其道”,可亲可敬的教师对学生进行的德育才是有效持久的。再者由于每个人受先天禀赋、后天环境的影响,接受教育后的内化过程中呈现千差万别,反映在脑力与体力,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等方面也千差万别,这就造就了个性。个性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一种价值,正是因为人各有其特点,才使人类千姿百态,世界丰富多彩。正确认识学生的个性差异发展的基本特点,是我们制定教育目标的前提。当今倡导的素质教育就是以学生为本的“个性化教育”,所以有效的德育必须是亲情化和个性化的。德育导师制是德育亲情化、个性化的载体。
2、德育导师制:
学校为满足学生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行为规范等方面希望得到教师帮助的需要,选择一批教学水平高、乐于奉献、在师生中较高威信的教师或能贴近学生,与学生没有代沟的年轻教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以达到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健康发展的目的。
“德育导师制”的重点是动员多方面力量,整合多种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心理健康、行为规范等方面“一对一”的指导。
“德育导师制”旨在改变以往任课老师“只管教、不管导”的状况,形成学校“全员育人”的局面;“德育导师制”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学校安排导师将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在导师和学生间实行双向选择。
德育导师是学生树立人生理想的指导者,是学生思想成长的培育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是学生多方面发展的辅导员,是把学生造就成新型人才的
“工程师”。
二、实施德育导师制的方法和步骤
我校在前几年开展了以“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为宗旨的党员、团员与后进生帮教结对活动,几年来这些学生日常表现、学****成绩的变化及家长的反馈表明,这项活动取得了一定效果。这为我们实施德育导师制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为了扩大德育工作队伍,进一步充实结对内容,完善辅导制度,从本学期开始试行德育导师制。
1、学校成立德育导师制实施领导小组,召开教职工大会,阐明实施德育导师制的意义和方法,成立工作小组,明确工作小组成员的职责。
2、摸底调查:各年级组、各班级调查需要导师的学生及辅导的主要内容(学****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