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九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说明
一、单元教学内容概括
第二单元教材以 “月是故乡明” 为专题进行编排的。 本组选编的一首首诗词,一篇篇散文,可以说,都是游子们思乡怀乡的绝唱。 《古诗三首》中《泊船瓜洲》是写景抒情,《秋思》则是叙事抒情,《长相思》则融写景与叙事于一体,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三首古诗词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一样的。 《梅花魂》写了远在异国他乡的老人, 把他的相思寄托在梅花身上, 表达了对祖国、 对家乡矢志不渝的眷恋。《桂花雨》 写作者对童年的摇花乐的美好回忆和深深的怀念。 《小桥流水人家》则深情地写了留在记忆中的美好的故乡生活。
编排这组教材的目的, 一是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思恋、 挚爱的思想感情;二是通过对比阅读, 使学生领悟到, 思乡的情是一样的, 思乡的方式、寄托的对象却是因人而异的, 引发乡思的事物也是各不相同的, 从而体会到作者的感情是通过一些景物或事情表达出来的; 三是通过读书, 引导品味语言, 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二、单元训练点落实
第二单元的训练点是体会人物的思乡之情, 领悟作者怎样表达这种情感。《古诗三首》在初读课文、理解内容之后,把三首诗词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教学。在体
会相同感情的同时,感受语言的各自特点,揣摩表达方法的不同。 《梅花魂》首先让学生自读自悟, 作者回忆了外祖父生前的几件事?然后, 引导学生围绕 “从课文的哪些地方体会出外祖父思恋祖国的感情” 这个问题,深入读书,交流讨论,领悟作者怎样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 《桂花雨》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体会摇花带给作者的快乐,无穷的回味,领会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小桥流水人家》是略读课文,教学时要让学生充分地自读自悟,结合学习要求,边读书边思
考。在交流中,教师随机点拨引导学生想象作者家乡景色的美好, 人们生活的惬意。
古诗词三首
上海市闸北区洛川东路小学 张陆合
【教学目标】
会写“洛”、“榆”、“畔”、“帐” 4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洛阳” 、“榆关”、“那畔”、“千帐”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 、《秋思》。
3.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
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4.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古诗配乐
学生准备:了解王安石、张籍、纳兰性德的生平;收集有关思乡的古诗词。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要点】
学习《泊船瓜洲》,理解诗歌意思,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一、导入学习
媒体播放歌曲《故乡的云》。
思乡是一种平凡而又高尚的情怀, 她像血液一样,流淌在我们民族的历史中,由古至今,从未间断。从今天起让我们走进第二组课文, 看看那些漂泊在外的游
子,是怀着一颗怎样的赤子之心,怀念和赞美故乡的吧!首先 , 我们来学习三首古诗词。
板书课题,齐读。
说明:悠美的旋律伴随着富有感染力的导语, 揭示出本组课文的主题, 营造出浓浓的思乡氛围,为学生学习古诗奠定感情基础。
二、初读古诗
这节课先让我们跟随《泊船瓜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