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实地考察后的体会中学考察体会
7月28日,我们赴xx四所中学考察,所到之处看到的是漂亮的校园、科学规范的管理,各个学校全部进行了课堂改革,在有效教学上下功夫,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我以为此次考察收获颇多,对自己的震动最大。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体会和对以后工作的计划:
一、考察的收获
xx中学作为一所教学条件差,师资水平通常,生源素质不高的马上撤并的学校,她们凭借尊重科学、挑战自我、追求卓越的精神,凭借“抓好常规、抓严细节、抓实过程”的朴素而又富有成效的管理策略,取得了令人瞩目标成绩,她们的做法,又一次印证了一个道理:常规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把每一件日常的事做好就是不日常,后六中学把“早读课效率”、“学生作业管理”、“老师备课管理”等看似日常的工作作为学校的研究课题进行研究,探索出了一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教研工作新路子。xx中学的成功实践还证实了一个事实:没有办不好的学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没有管理不好的老师。要将学校办好,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没有一点精神是不行的。
xx中学在实践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以“讲学稿”为载体的课堂教学改革,在详细的操作过程中:
(一)狠抓集体备课,制订相关要求;制订“讲学稿”的新的备课模式,概括为“提前备课、轮番主备、集体研讨、优化学案、师生共用”;
(二)讲学稿的使用标准:
1、依据“讲学稿”内容进行书本预习;
2、课堂上注意作学方便以后复习;
3、将各科“讲学稿”进行归类整理、装订成复习资料。
(三)对老师使用“讲学稿”的要求:
1、认真指导学生使用“讲学稿”,上课前抽查,了解学情,再次备课;
2、用“讲学稿”进行课堂教课时,努力做到:新知敢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书本放手让学生阅读;关键、难点和疑点放手让学生讨论;提出的问题让学生思索解答;结论或中心思想让学生概括;规律放手让学生寻求;知识结构体系放手让学生构建。
3、用“讲学稿”进行教学要做到“四精四必”:精讲、精选、精练、精批;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
xx试验中学提出“两类结构”教学法,实现了“老师少教、学生多学”,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工具”,每个学生面前全部有一张纸上面画着一棵“知识树”,即为这节课或这一单元的知识结构,她们进行这么的课堂教学改革,目标是处理两个基础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我们应该教给学生什么?达成什么目标?”第二个问题是“我们应该怎样教,才能使课堂教学更有效。”学生掌握了“两类结构”,就掌握了主动学习的工具,学生就能自主地学习、独立地学习、高效地学习,最终实现老师少教或不教而学生能多学的目标。“三环二线一关键”的有效教学:“三环”即“例题找方法”、“习题悟方法”、“试题验方法”;“二线”指例题、习题、试题等教学内容组成的知识线(明线),和贯穿于其中的学习某一类知识或处理某一类问题的方法而组成的方法线(暗线);“一关键”指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学习某一类知识或处理某一类问题的思维方法。在以上三个步骤的教学过程中“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