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数据库基础知识
1
可编辑版
内容
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
数据模型介绍
E-R模型
逻辑数据模型(数据模型)
关系数据模型
2
可编辑版
1. 数据(Data)
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用物理符号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信息
物理符号: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及其他特殊符号
2. 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
存储在计算机存储设备中的、结构化的相关数据的集合
通讯录-数据库,某位联系人的地址或者电话-数据
P3
数据经过数据处理转化成信息
3.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DBMS)
数据库的管理机构,负责数据库中数据的组织、数据操纵、数据维护、控制及保护和数据服务
是一种系统软件,要在操作系统支持下工作
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
Access就是一个DBMS
主要功能
实现相应功能所使用的数据语言
数据模式定义
数据定义语言(DDL)
数据存取的物理构建
数据操纵(查询,增、删改记录)
数据操纵语言(DML)
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定义与检查
数据控制语言(DCL)
数据库的并发控制与故障恢复
数据的服务
4. 数据库管理员 P5
主要工作包括: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维护、改善系统性能
,提高系统效率
5. 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 ,DBS)
拥有数据库技术支持的计算机系统
由数据库(DB)、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数据库管理员(DBA)、硬件平台(包括计算机、网络)和软件平台(操作系统等)构成。
6. 数据库应用系统(DBAS)
利用数据库系统进行应用开发,是:DBS+应用软件+应用界面
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核心问题是:数据库系统设计
教务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是DBAS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P2
人工管理阶段 >>>文件系统阶段>>>数据库系统阶段
数据库系统的基本特点
数据的集成性
数据的高共享性与低冗余性
数据独立性(数据与程序间互不依赖)
物理独立性:当数据的物理结构(存储结构、存取方式等)的改变,不影响数据库的逻辑结构,不会引起应用程序的变化
逻辑独立性:数据库总体逻辑结构的改变,如修改数据模式、增加新的数据类型、改变数据间的联系,不需要修改相应的应用程序
数据统一管理与控制
数据库技术的根本目标是要解决数据的共享问题
数据库系统的内部结构体系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数据库系统中数据结构的一种表示形式)
(1)概念模式
(2)外模式(用户模式)
(3)内模式(物理模式)
内模式处于最底层,它反映了数据在计算机物理结构中的实际存储形式
概念模式处于中层,它反映了设计者的全局数据逻辑要求
外模式处于最外层,它反映了用户对数据的要求
数据模型
典型的模型
数据模型分成概念数据模型(面向现实世界和用户)、逻辑数据模型(面向数据库系统)和物理数据模型三种类型
其中概念数据模型常见的模型有E-R模型,逻辑数据模型(简称数据模型)有三种常用模型···
概念数据模型
逻辑数据模型
E-R模型(一种常用的概念数据模型)
实体描述
实体:现实世界中的事物,实体是概念世界中的基本单位,它们是客观存在并相互区别的事物(可以是实际的事物,也可以是抽象的事物)
实体的属性:用来描述实体的特性
实体集:具有相同类型及相同性质(或属性)的实体的集合
张三、李四···等人是实体,他们均是学生而组成一个实体集
学生可以用学号、姓名、性别、出生年份、入学时间等属性来描述
一个人是实体,一笔贷款也是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