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云南省富民县高三语文四模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1题;共6分)
1. (6分) (2020高二上·荔湾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十二生肖铜兽首是人身兽首铜像喷泉的头部。从传教士们绘制的铜版画上,可以清楚地看到,( )。十二生肖人身兽首铜像巧妙地代表一天的十二个时辰。更令人__________的是,十二座人身兽首铜像会按其代表的十二个时辰,依次轮流喷水报时。每天正午,十二铜像同时喷水,场面华丽壮观。因此有一个俗称——“水力钟”。这种用十二生肖代替西方裸体雕像的__________的设计,__________洋为中用,也是中西合壁的一件难得杰作。马首生肖铜像,位于喷泉左方,排列第三。其造工精美,无论眼神、张口和微伏耳形等姿态,都自然逼真。毛发的刻画也是__________,细致动人。而鬃毛的自然铺叠和流利的条理更是一绝,这在其他兽首上是很难见到的。在19世纪中后期起,十二生肖铜兽首流散并遗失海外,这成为国人心头之痛。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惊艳  别出心裁  号称  活灵活现    
B . 叫绝  别出心裁  堪称  栩栩如生    
C . 惊艳  独辟蹊径  堪称  栩栩如生    
D . 叫绝  独辟蹊径  号称  活灵活现    
(2)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当年,就是那十二座人身兽首铜像,以盘坐之态,呈双半月形分列圆明园海晏堂喷泉的两侧
B . 当年呈双半月形分列圆明园海晏堂喷泉两侧的是盘坐之态的十二座人身兽首铜像
C . 十二座人身兽首铜像当年以盘坐之态呈双半月形分列圆明园海晏堂喷泉的两侧
D . 在圆明园海晏堂喷泉的两侧,有十二座人身兽首铜像,以盘坐之态呈双半月形分列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在19世纪中后期,十二生肖铜兽首遗失并流散海外,这成为国人心头之痛。
B . 在19世纪中后期,十二生肖铜兽首流散并遗失海外,这成为国人心头之痛。
C . 在19世纪中后期起,十二生肖铜兽首遗失并流散海外,这成为国人心头之痛。
D . 自19世纪中后期,十二生肖铜兽首流散并遗失海外,这成为国人心头之痛。
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
2. (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近几年,以汉服圈为代表的古装文化实践呈现出了明显的上升态势。在文化传播领域,例如方文山在2013年创办“西塘汉服文化周”,建构了一个以汉服文化为中心的文化场域。在产业资本领域,与汉服相关的产业成为资本青睐的对象。现在,身穿汉服的身影已经时常出现在大学校园、商业广场和地铁公交等公共场域,进一步融入了日常生活之中。
不过,有的汉服爱好者却表达了不同的焦虑,“现在的汉服圈都很浮躁,很多人已经退圈,因为已经背离了初衷”。有人曾对汉服文化内部的构成做过普及:一是汉服爱好者,即已接触汉服,对汉服有一定了解,认同汉服复兴的主要观点与理念;二是汉服生活者,即将汉服生活化,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传统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三是汉服复兴者,主要进行理论研究或服饰考据,或负责引导社团、举办活动,较大范围地复兴推广汉服。显然,一种内部的阶层被呈现了出来。在公共场合身穿自制汉服的第一人王乐天等,同汉服生活者一起,他们构成了金字塔结构的塔尖和塔身。而汉服爱好者则是金字塔形结构的基座。汉服复兴者规定汉服文化的边界,而汉服生活者则以一种与世俗生活决断的决心进行实践。例外的是汉服爱好者阶层,他们的参与程度显然要低,远没有生活者“壮士断腕”式的决心。因而,在汉服文化越来越被关注的当下,汉服圈内部的焦虑情绪,也许可以解释为汉服爱好者同另两个阶层的脱节。而这种愈发不稳定的结构,则正是汉服文化在持续冲顶过程中的隐忧和未来可能遇到的发展壁垒。
汉服爱好者介入汉服圈的动力,往往来自动漫文化的影响。如果要进一步厘清这一群体的文化需求,则必须首先将他们从汉服圈中剥离出来,去放置在青年亚文化实践的脉络中进行观察。汉服爱好者首先关注的是亚文化实践的满足,形成的对主流文化的仪式性抵抗策略和沟通尝试。
然而,汉服文化复兴者和生活者强调汉服文化的正统性,这就造成汉服圈内出现了爱好者同“考据派”的二元对立。随着汉服文化热度升高,传统影楼写真为代表的行业也开始介入古装拍摄。此时,为了维护亚文化内部的纯洁性,汉服爱好者又斥其为“影楼装”,拒绝承认同汉服文化的关系。这种内部分裂导致的不稳定结构将制约其进一步发展。
如何尽快理解汉服文化金字塔基座的庞大人群的构成成分和文化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