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竹林七贤形象产生的原因及后世影响
摘 要:在混沌乱世、政治复杂的魏晋时期,数位本该在政界一展身手的杰出青年时运不济、命途多舛,未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为国为民的远大抱负,但《世说新语》中风流才子的气度跨越千百年,却依旧影响后世.
关键词:魏晋时期; 竹林七贤; 偶像形象;
作者简介: 林伟杰(1996-),男,江苏宿迁,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保障.;
基金: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9年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19KY0327);
一、偶像形象形成的背景
三国鼎立,乱世枭雄,统一天下的魏国可能做梦都没想到会半路蹦出来个司马氏篡权谋反,,司马家族作为乱臣贼子统治天下,难以让天下人信服,以忠义为立身之本的豪杰名士不齿司马氏的行为,,社会动荡不安,战争从没有停止过,生存不下去的百姓便开始为谋求生计而从事不法勾当;百姓民不聊生,家破人亡的例子比比皆是,人民苦不堪言;统治者醉生梦死,沉迷丝竹管弦、游戏歌舞、荒淫无度;名士大家胆战心惊,如阮籍和嵇康,虽身为名流之后、身份高贵、才识渊博也难以免灾.
司马氏刚刚掌握政权需要招揽天下名士建立自己礼贤下士、尊重贤才的形象,,例如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阮籍的父亲不仅才名在外,更是曾经在魏为官,身为名流之后的阮籍也曾在魏为官,身份特殊的他便在司马氏的收揽计划之中,而司马昭狼子野心、心狠手辣,对于反对自己政权的文人采取政治屠杀的残酷手段,,众多名人雅士惶恐之至、战战兢兢,为了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很多人都选择了隐居避世、寄情山水、吟诗作赋、饮酒抚琴,竹林七贤便是其中的代表,以七人完全不同的性格、桀骜不驯的个性、遗世独立的傲然风格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魏晋精神,独立存在于文学历史长河之中,成为世人心中向往的潇洒自由、飘逸独立的文人形象[1],并引得后世许多文人的憧憬和敬仰,在竹林七贤的身上映射出自己对潇洒飘逸文人雅士的期望,表达出自己对魏晋文人以及对魏晋风骨的追慕,这也是竹林七贤“偶像“形象形成的原因.
二、探究偶像形象形成的原因
竹林七贤,顾名思义是由七个人组成的团体,但是“竹林七贤“,由阮籍、嵇康为代表,现在我们把阮籍、嵇康的怪异行为理解为胸中的苦闷无处发泄、提心吊胆的生活让他们在压抑的心情中寄情山水,而在当时世人的眼中他们的行为是不被理解的,而一颗纯真的心灵也只会被认为不合礼数,这也许是他们表现给司马氏看的,从而作为避世的方式.
七贤中最为桀骜不驯的,也是后人最为追捧的便是嵇康了,他藐视权贵、品格高洁、向往自由、追求独立,这些优点都足以让后世把他奉为值得敬仰的偶像,即使是面对司马昭凶残的迫害之时,他也是傲然独立,《美的历程》中提道:“这实质上标志着一种人的觉醒,即在怀疑和否定旧有传统标准和信仰价值的条件下,人对自己生命、意义、命运的重新发现、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