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风湿病药物分类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
甾体类抗炎药(SAIDS)
改变病情抗风湿药(Disease-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 DMARDs)
生物制剂(Biologic Agents)
一、非甾体类抗炎药
最常用的抗风湿药物,作用快,能缓解症状但不能阻止病情进展。
适应证:关节炎;软组织损伤和炎症;解热;镇痛
COX-2抑制剂于
99年后
应用于临床
应用原则
剂量个体化:老年人选用半衰期短的药物
不推荐两种NSAID同时使用,因疗效不增加,而副作用增加
有2-3个胃肠道危险因素存在时,应加用预防溃疡病的药物
有2个以上肾危险因素时,避免使用
二、糖皮质激素类药物(CS)
1950年CS的抗炎疗效首先在RA得到证实
CS是目前最有力的抗炎药物
CS是一柄“双刃剑”
深入了解其生理和药理作用,明其利弊,是正确应用CS的前提和基础。
药物 抗炎效力 等效剂量(mg) 水钠潴留 半衰期(H)
短效:
氢化可的松 1 20 ++ 8-12
Hydrocortisone
可的松 25 ++ 8-12
cortisone
中效:
强的松 4 5 + 12-36
Prednisolone
甲基强的松龙 5 4 0 12-36
methylprednisolone
曲安西龙 5 4 0 12-36
Triamcinalone
长效:
倍他米松 20-30 0 36-54
Betamethasone
地塞米松 2-30 0 36-54
Dexamethasone
作用机制:“四抗”
抗炎作用 过敏反应
抗免疫作用 自身免疫性疾病
抗毒素作用 严重感染
抗休克作用 休克
替代疗法
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
并发或加重感染.
内分泌系统:多毛,满月脸,水牛背,向心性肥胖,糖尿病
骨骼肌肉:骨质疏松,无菌性骨坏死,自发性骨折,抑制儿童生长发育
消化系统:诱发溃疡,出血穿孔,胰腺炎
心血管系统: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
泌尿系统:水钠潴留,低钾
神经系统:焦虑,欣快,激动,失眠,精神分裂,大剂量惊厥(儿童)
血液系统: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凝血时间缩短
其他:白内障,青光眼,脂膜炎,伤口难愈,继发闭经
如何使用
每日给药法 是最常用的方法 晨间顿服
隔日给药法 能更有效地减少激素的副作 用及对HPA轴的抑制
局部给药 关节腔局部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