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分析语言特色题
答题步骤:①用术语准确点明语言特色。②用诗中有关语句 ,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③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塑造了怎样的形象。
1
整理课件
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此诗语言特色是清新自然、口语化 。(步骤一)“黄莺儿”是口语化,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三、四句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
2
整理课件
长干曲四首(其一) 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问:品评这首诗歌语言上的特色。
答:这首诗歌的的语言朴素自然,明快清新,有如民歌。何处住,在横塘,通过自问自答的对话形式,采用朴素的口头语言,不加雕琢,烘托出一个素朴直率的船家女形象。
3
整理课件
古诗诗眼鉴赏
4
整理课件
什么叫诗眼:
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精练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诗歌意境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诗、全联或全句的字词句。
字词句
5
整理课件
寻找辨析诗眼
体味诗人情感
欣赏诗歌意境
{
几个方法:
(一)抓能体现作者强烈感情的字词
举例:陆游《书愤》
空有报国热忱而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怅惘和悲愤。
“愤”字
6
整理课件
赵嘏 《江楼旧感》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抓能体现作者强烈感情的字词
▲
思
思的原因是独上江楼
思的环境是月光如水水如天
思的对象是去年同来的望月人
思的结果是风景依稀似去年
物在人非
思念
惆怅
落寞
凄清
7
整理课件
练习二
2004·江苏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有人说,本诗诗眼是标题中的“怨”字,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怨
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
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
怨气候酷寒
怨山河阻隔,转战跋涉辛苦,归途遥远,还乡无期
8
整理课件
天仙子 送春(北宋 张先)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这是诗人暮年伤春之作,上阕直接抒情,下阕即景生情,其中“云破月来花弄影”一句,向为前人称道,请你说说其中哪两个字最见诗人的描写功夫?为什么?
1、经验提示:最能见诗人功力的是动词,特别是超常使用的动词
2、找出动词:持、听、醒、送、伤、记省、破、弄、遮
3、超常动词:破、弄
4、释义修辞:散开、戏弄(拟人)
5、联系意象:云、月——天上;拟人/拟物:云、月更加形象化
花 ——地上;拟人:体现花的丰姿神采
云破月来花弄影——有风:为下联“遮灯”“落红”铺垫
9
整理课件
6、归纳求答:
①从天上写到地面,描写出云散月开,花尽情展现丰姿,生动形象;
②通过“破”和“弄”两字,将云、月和花拟人化,景致更为迷人;
③通过“破”和“弄”两字,侧写出有风,为下联“遮灯”“落红”铺垫;
④上联写“伤”,下联此句写出了些许欢乐,形成对比,表达了作者送春的复杂情绪。
10
整理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