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许伯卿《诗经》宫廷乐歌的艺术成就及其对后世宫廷文学的影响《诗径》官延乐锥的艺术成就友其对后世官廷文李的影响许伯卿湘潭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湘潭 H s) 摘要《诗经》宫廷乐歌除了在语法学音韵学和修辞学等方面其有辉坟的成就外还有表现形式的综合性四言诗体的开创多吠法而少比兴以及茂典炳蔚温厚稚洁的语言艺术等这些艺未成就的取得使《诗经分宫廷乐歌和民歌及其他作品一道共同汇合成中国文学光辉灿烂的源头关键词宫廷文学分i寺经公宫廷乐歌艺术成扰《诗经》宫廷乐歌是指以周王和诸侯的宫廷为流行场所由周王或诸侯本人及其御用文人乐师及一些朝臣创作的主要是描写宫廷活动和宫廷生活用以歌功颂德点缀太平娱乐享受和表达讽谕的文学作品它集中体现了周代统治阶级的政治理想生活趣味和审美意趣由于当时的客观历史要求《诗经》宫廷乐歌具有鲜明的神圣性较强的真实性和一定的人民性在总体上呈现出政教文学的特色不仅在思想内容上比后世宫廷文学具有更多的进步意义而且以其多方面的艺术成就对后世的宫廷文学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从四个方面加以阐述论证一表现形式的综合性关于《诗经》宫廷乐歌诗乐合一(((风》《雅)))和诗乐舞合一(((颂)})综合性艺术表现手法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加以解释(l)表明它仍留有原始艺术的遗风因为人类早期歌谣都是诗乐舞三位一体的(2)有助于礼乐文明的宣传和推广具有深厚而持久的艺术感染力从《诗经》宫廷乐歌中所提及的繁多的乐器名称和演奏场面的描写可以看出当时乐舞的盛行和诗乐舞合一的综合表现这些乐器有钟磐埙击鼓铺应田靴祝琴瑟圈簧笙箫莞筋茂等等金石土革丝木鲍竹八音齐全打击乐器弹奏乐器吹奏乐器应有尽有《颂》诗不但入乐而且伴舞《周颂有警》设业设吹崇牙树羽应田悬鼓靴罄祝圃既备乃奉箫管齐举俨然一场现代交响乐矣 I((周颂丝衣》丝衣其坏载弃休球自堂祖基自羊祖牛鼎鼎及燕兑献其触是一场动作优美的单人舞《商颂那》庸鼓有羁万舞有奕《小雅楚茨》鼓钟送尸神保幸归是敲钟送神的描写《小雅宾之初筵》筋舞笙鼓乐既和奏写奏乐跳舞来助酒兴这些都是《诗经》宫廷乐歌与乐及舞相结合的铁证《诗经》之后诗乐舞逐渐发展成独立的艺术门类于是宫廷文学更多地表现为文人词赋创作主乎文而不主乎歌了当然诗乐合一或诗乐舞合一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后世宫廷文学中仍有继承和发展如汉乐府唐教坊宋大晨府中所创作的拟乐府词戏曲歌舞等但一般说来这些作品的创作已偏离了寓教于乐的宗旨更多地成为感官享受的娱乐活动了不少统治收稿日期 1998年第一期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 22 卷者耽于声色荒误朝政甚至走[亡国的路途如陈叔宝晚年的李隆基李煌赵估等都是其中的典型人们于是对宫廷乐舞产生偏见把它看成亡国的征兆殊不知宫廷乐舞在《诗经邓寸代可是教化万民安邦治国的方剂呢二四言诗体的开创之功按照文学发生发展的规律诗歌体裁来源于民间歌谣但殷商以前诗体尚未定型形式主要是用四言音韵差不多一律这在《诗经》里却呈现着统一性可以说正是周代宫廷诗人和乐师完成了中国诗体早期的定型工作奠定了中国早期诗歌的体制模式且以《周颂》为例看早期定型诗体的特色《周颂》大多数篇章都是标准的四言诗其余象《载见》《思齐》《时迈》《丰年》《维清》《维天之命》《清庙》等虽杂有个别二三五六七言句子但都以四言为主从主体看仍是四言诗再把眼光投放到《鲁颂》《商颂》《二雅》和《国风》仍可得出一致的结论兼有杂言四言为主如果我们再留心些还可发现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