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盘耳
论文发表专家
发展性课程评价研究
【摘要】:世纪之交,世界正经历着全方位的变化,知识经济的迫近, 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的冲击,多元文化的出现等,都对课程理论与实 践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课程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课程评价 如何回应这些挑战,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研究的课题。新世纪之初, 我国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以令人瞩目的迅猛之势 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这次课程改革是在世界教育改革大潮推动下, 在中国社会转型的特定历史条件下促成的,课程评价的改革是其中的 重要组成部分。在以新的理念为支撑的课程改革中,课程评价应以什 么的面貌出现,是每一个关心课程改革的人都很关注的问题。如何从 实际出发,根据课程理论与实践发展的要求,探索出未来课程评价研 究的新思路,是时代交给我们的重要任务。发展性课程评价作为立足 现在、面向未来,立足现实,追求发展的课程评价研究正是在这种理 论与实践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本研究从对价值和评价的再认识出 发,结合对课程本质及课程开发的基本模式的分析以及课程评价的发 展趋势,提出了发展性课程评价,并认为发展性课程评价是建立在规 范性评价与超规范性评价双向互动的基础上,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不断提高、课程不断发展为目的的新的课程评价系统。发展性课 程评价的提出存在着深厚的理论底蕴。本研究通过分析课程的知识本 位、社会本位和人本位三种课程价值取向,确立了以新的知识观、新
的社会服务观为基础,把融合了科学精神在内的人文精神作为课程价
盘耳
论文发表专家
值取向作为发展性课程评价的价值基础。通过分析主体性发展与课程 评价的关系,确立了以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充分展示师生的生命意义 和价值的主体性课程观作为发展性课程评价的教育基础。通过对实践 观的发展变化的分析,确立了以多极主体性、社会交往性以及双向建 构为特征的交往实践观作为发展性课程评价的本体论基础。理论的奠 基是重要的,要把理论转化为实践需要借助于课程评价理念的转换。 从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出发,我们提出了发展性课程评价中应确立的三 种基本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促使课程不断改进和提高的理 念、面向多元的理念。在现代课程评价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多种不同 形式的课程评价模式,每一种课程评价模式的出现,都会导致评价内 容甚至思想方法的变化。本研究从比较不同类型的课程评价模式出 发,形成了由课程设计评价、课程实施评价、课程结果评价相到交融 的开放的三螺旋结构,作为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的基本结构。课程评 价方法是对课程评价的发展变化最为敏感的因素之一,在课程评价发 展过程中,形成了两种基本的评价方法传统:实证化评价方法与人文 化评价方法。本研究剖析了实证化方法与人文化方法对立的根源,从 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出发,以理解为基础,试图融合两类不同范式的课 程评价方法,提出了以理解、多元和现实为基本原则,以网状结构模 型为内在机制,以行为动研究为基本策略的发展性课程评价的方法体 系。【关键词】:课程课程评价发展多元交往实践理解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论文发表专家
【学位授予年份】:2002
【分类号】:
【目录】:摘要5-6Abstract6-8导言8-15 一、课程理论与实践的发 展对课程评价研究的呼唤8-9二、当前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