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冯友兰人生哲学.docx

格式:docx   大小:18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冯友兰人生哲学.docx

上传人:梅花书斋 2021/3/7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冯友兰人生哲学.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冯友兰人生哲学

  “爷爷看起来总是很平静,从不喜形于色”  和冯珏的采访约了很长时间,因为作为TOM副总裁的她有出不完的差,开不完的会。最终采访约在了她的办公室周围。刚升格为母亲的冯珏身材恢复得很好,素雅、修身的连衣裙、淡淡的妆容,女强人冯珏也是IT界著名的美女。
  冯珏从小生活在北大燕园,母亲是文学大家宗璞,父亲是中央音乐学院的教授蔡仲德。一家人全部和冯友兰生活在一起,冯珏也管外公冯友兰叫“爷爷”。
  “记忆中,爷爷一直是很平和的人。她对全部人说话的语气全部是一样的,我甚至不记得她有任何不快乐的时候。”现在回想起来,冯珏相信,爷爷的内心世界应该很丰富,也很强大。“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她经历了大家生的起起伏伏,但她有一个哲学家的完整的内心世界。”
  冯友兰天天的作息全部很规律。“天天早上六点半起床,天天如此。她生活节奏即使有改变,也是被迫的改变,比如过节放假了,平时来帮助她写书的助手不来了,那她当日的安排才会有部分改变。起床后会锻炼一下身体,原来身体好的时候会出去散步、做操,慢慢地改成在院子里散步,再以后就只能在房间里走走了。早上八点半,她便进了书房,直到午饭的时间全部在写书。有时候家人会去敲门,叫她吃饭。”
  冯友兰的晚年几乎是耳目失聪,她调侃自己“呆若木鸡”。即便如此,85岁高龄的时候,她还坚持口述,完成了《中国哲学史新编》。
  “爷爷有着惊人的记忆力。最终几年,她频频住院,躺在病床上或下午在家不工作的时候就开始背诵杜甫的诗。我母亲也是一样,前段时间我还试着考她,没想到她真能把《红楼梦》每一回的题目全部背出来。”让冯珏有些伤感的是,84岁的母亲现在也有像爷爷当年那样“耳目失聪”的趋势,但还在坚持整理爷爷的资料,同时还要进行自己的小说创作。“遗憾的是我帮不了她。”
  在轮椅上度过的几年,冯友兰没有丝毫埋怨。在冯珏看来,爷爷对生活没有任何超出常人的要求,甚至能够说没有什么要求。“可能是因为她的内心世界很丰富,因此不在意现实生活中的那些难处。她的衣服尤其简单,永远是那几套,到了换季的时候,也全部是我母亲操持。她的心思几乎全部在学术上,生活上的事一窍不通,也不需要她操心。”
  “我常给爷爷读报,她不评论,只是平静地听”
  冯友兰一直会收到很多读者来信,只要有空,冯友兰就一定会一一口述回复,让助手代笔。有时候,助手没来上班,女儿女婿又全部忙,冯友兰便会让小冯珏来帮忙。“那时候,我大约才上小学。她很尊重我,会让我在读者回信的最终注明孙女冯珏代笔。那个年代的人也很可爱,等再回信的时候,还会说问冯珏同志好。”
  冯珏记忆中,爷爷从没有引导她去读过什么书,更不会给她讲述哲学问题。对于年少的冯珏而言,那些哲学问题毕竟“过于深奥”。
  饭桌上,爷爷总会和父母讨论些大的话题,小时候的冯珏基础插不上话。
  周末或寒暑假助手休息的时候,冯珏就负责给爷爷读报。“当初市面上有的报纸我们家全部订阅了,先给她念一下大标题,她愿意听的就继续念文章内容。但从不评论,只是平静地听。”冯珏告诉记者,其实爷爷也很关心周围的世界。“我记得改革开放早期,有亲戚来家里,还和她讨论深圳特区的开辟;对国际局势也一样,上个世纪 80年代的两伊战争她当初也很关注。”
  作为哲学家,她有着超脱世俗的深邃和豁达,但面对家人,她也只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