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冯友兰哲学简史读后感-冯友兰.docx

格式:docx   大小:21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冯友兰哲学简史读后感-冯友兰.docx

上传人:梅花书斋 2021/3/7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冯友兰哲学简史读后感-冯友兰.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冯友兰哲学简史读后感|冯友兰

  冯友兰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对中国学术界尤其是对中国哲学界做出了巨大贡献。以下是XX精心整理的冯友兰哲学简史读后感的相关资料,期望对你有帮助!
  冯友兰哲学简史读后感篇一
  冯友兰一生从事学术研究的时间长达七十多年,这期间内前后完成了《中国哲学史》、“贞观六书”、《中国哲学史新编》等十几部书。本文只对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论述部分读后的感受。
  一、 冯友兰
  冯友兰幼年受中国传统正规教育的启蒙,熟读过《诗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读过《书经》、《易经》和《左传》。另外,她还阅读过她父亲所藏的部分新书籍、新刊物,初步接触了世界的新知识。冯友兰少年时阅读过部分带有民主主义色彩的书籍,并开始对逻辑学及哲学产生爱好。冯友兰青年时就读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其思想深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冯友兰开始创办刊物,并于今后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深造。这一时期,冯友兰的思想深受西方哲学尤其是柏格森哲学、杜威实用主义和新实在论的影响。冯友兰的哲学思想即使深受西方哲学的影响,但她的思想基础和思想主旨却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传统哲学。她一生所追求的正是复
  兴并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和儒家哲学思想。
  二、冯友兰眼中的孔子和儒家思想
  冯友兰在书中明确认可孔子和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肯定中国哲学中存在一个“道统”,即儒家道统。这些论断和评价,表明冯友兰在当初是很有胆识和富有创见性的。因为在经历了批孔反儒的新文化运动以后,即使有梁漱溟先生倡“新孔学”于其前,但如此明确地高度评价孔子在中国历史中之地位,冯友兰当是第一人。
  冯友兰解释了“儒”,论述了孔子和《六经》的关系,对孔子的思想也做出了很多新的解释。她对孔子的正名思想、仁义观念、忠恕之道、精神修养发展过程全部做了具体的分析。在她看来,孔子不是“述而不作”,而是“以述为作”。 孔子讲《诗》,不只是练****应对,而强调其中的道德价值;孔子讲《书》,不只记其言语事迹,而重视于引申其中的道德教训;孔子讲《礼》、《乐》,不只讲其形式节奏,而重视“礼之本”及乐之原理。因此,说孔子思想的精神实质是“以述为作”,而此种精神和倾向,传之于以后儒家,大全部是努力以述为作,遂组成儒家思想之整个系统。
  三、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表现的哲学观
  1、哲学的内涵
  冯友兰认为:“哲学乃自纯思之看法,对于经验作理智的分析、总括及解释,而又以名言说出之者。”哲学是要依靠大家的思和辩的。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重复的指出:“假使我们要只用一句话,说出哲学是甚么,我们就能够说:哲学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换句话说,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就是将人生作为思的对象,就是对于人生有所觉解。冯友兰认为人区分于禽兽最关键的一点就在于人对于她的生活有觉解。觉就是自觉,解就是了解,觉解就是人能够自觉她在做某事。
  她将人的境界分为四种,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自然境界的人顺应自然本能、社会****俗和个人****惯而行事,并不能觉解宇宙人生、社会道德价值,也没有清醒的自我意识。自然境界的人即使是生活在天地之间,但其人生是被动的,其觉解程度是低级的,根本不知道自己生活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