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出国留学中介 不出国的留学经历.docx

格式:docx   大小:18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出国留学中介 不出国的留学经历.docx

上传人:梅花书斋 2021/3/7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出国留学中介 不出国的留学经历.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出国留学中介 不出国的留学经历

  中美文化研究中心是南京大学和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共同创办的教学、,我有幸在这里学****了一年,充足感受了一段——  讲话不需要举手  从小学开始,我们接收的一直是“举手讲话”的教育。举手成了讲话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序,而且,要等到老师提问后才能举起手。而在南京大学的中美文化研究中心上课,这一点就行不通了。
  为中国学生讲课的美国教授多数是第一次面对中国学生。她们对中国学生的第一印象往往是:“她们太平静了,她们听懂了吗?可我分明看到部分表情迷惑的脸……”而中国同学之间在课后也常有这么的对话:“喂,有关某某部分的内容,你听懂了吗?”“我也没听懂,我看你频频点头,不时冲老师微笑,还认为你听懂了呢!”
  时隔很快,教授们了解到中国学生“上课打断老师讲课是不礼貌”的理论,几位“不甘寂寞”的教授在课堂上表示:任何一位如碰到听不懂的地方,请马上向我提问。请相信你不是这个教室里最笨的人,假如你听不懂某个问题,一定还会有他人也听不懂的。你们渴望弄懂我教的东西是对我最大的尊重。
  有了这么的表示,同学们的胆子大了起来,我们或流利或不甚标准的英语在教室里逐步多起来,而讲话也从提问转向对老师讲课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尤其是下半学期,我们仗着英语说得比较“溜”了,有时还就某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教授呢?这时往往站在角落里笑眯眯地看着我们“吵”。在美国教授看来,上课不应是一个单向传授的过程,而应是一个双向、甚至多向交流的过程。到了期末,我们这帮原本被评为“过于平静”的学生被一位教国际关系的教授说成是她“碰到过的思维最活跃的学生”。这话听得我们很得意,想想这一年来提出过的那么多方方面面的问题和看法,这些教授留在美国恐怕也没机会听到吧! “千万别忘打引号”
  大学4年,大大小小也算写了不少论文。写论文的记忆即使算不上美好,可也不至于痛苦,因为事情来得挺轻易:先找出一大堆他人的文章,搜刮出其中精髓,拼拼凑凑,再加上些自己的看法,便成了一篇自己的论文。有时也会以为不安,仿佛自己是频频“站在巨人的肩头”,却没告诉老师这些巨人全部是些谁。时间一长,这种不安也淡化了。“天下文章一大抄”,古时的秀才不是早就总结过嘛!
  可这在中美文化研究中心就行不通了。“不得剽窃”被写在中心《教学手册》的显著位置,每位美国教授也重复强调:偷窃他人的思想和偷窃他人的财富无异。我们那不苟言笑的历史教授伸出两只长长的胳膊,食指和中指作引号状,声音冷酷得能结成冰:“当你引用他人的看法时,请永远不要忘记打引号,偷窃他人的看法比偷窃他人的钱更可耻!”
  那么,什么情况下该加上那4个小点呢?首先,当你原封不动引用他人文中的话时,请打引号;另外,当你用自己的话叙述他人的看法时,请打引号:还有当你使用某个学者创造的一个新词汇时,也要专为这个词打上引号。那么,何时能够省去引号呢?我们的国际关系教授说:“只有写诸如《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的作品之类众所周知的事实时,你才不用打引号。”历史教授更绝,她的标准是:“当你不清楚某句或某段话是否该打上引号做注释时,那就说明你该为它打上引号。”
  打上引号,就得做注释:注明引号里的话是谁说的。假如是摘自书籍,就要注明书名、出版社名、出版年代、第几版、第几页;假如摘自报刊,还要注明是哪年哪月的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