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毕业论文
姓 名:陈成栋 院 校:兰州大学 专 业:汉语言文学 指导老师:刘敬教授
内容摘要
中篇小说《边城》创作于1934年,由上海生活书店出 版。作者沈从文,原名沈岳焕,湖南省凤凰县人。他生长在 湘西沅水流域,苗、侗、土家族汇居的地方。其创作思想为 政治上的自由主义立场,从伦理道德的角度来观察人生,以 表现人性为主要内容,注重民族品德的重建,宣扬原始古朴 的人生审美理想。沈从文擅长小说创作,善于用冷峻的写实 手法表现“近代文明”的道德沦丧,用温暖的抒情笔调描写 下层人民的淳朴人生。其代表作为小说《边城》。
沈从文的《边城》以湘西小山城茶堀及附近乡村为背景, 描写一个撑渡船的老人和他的外孙女翠翠的生活,以及翠翠 与船总的儿子天保、傩送之间曲折、动人的爱情故事。作品 通过对男女之间的爱情,祖孙之间淳浓的亲情,邻里之间友 爱互助、和睦相处的乡情的细腻刻画,生动地展现了边城人 民的健康、优美、质朴的民风和人情。
关键词:沈从文边城人性美
目录
一、 《边城》人性美的第一个方面,倾注无限的,爱,与
黄 (4)
(一) 、翠翠出生的悲壮美 (4)
(二) 、翠翠的名字美 (5)
(三) 、翠翠的行为个性美 (5)
(四) 、翠翠的心灵美 (6)
二、 《边城》人性美的第二个方面,通过老船夫对女儿、对
孙女的挚爱来体现 (7)
三、 《边城》人性美的第三个方面,通过老船夫对自己工作
的敬业和对过渡人的慷慨来表现 (10 )
四、 《边城》人性美的第四个方面,通过邻里之间的互爱来
体现 (11)
五、 《边城》人性美的第五个方面,通过描写发生的一个爱
情故事来体现 (12)
六、 参考文献 • (19 )
浅谈沈从文《边城》的人性美
读了沈从文的《边城》,最震撼人心的就是作品中所展现的人性 美。这种力量使人对“爱”和“美”的人性更加珍惜,更加向往。在 《边城》中,作者赋予他笔下的所有人以一种淳厚、质朴的人性。《边 城》中的人性是非常优美的。尤其是从翠翠、爷爷、船总、顺顺及天 保和傩送身上,无不酣畅淋漓地表达了人物丰富缠绵的内心情感。翠 翠这一少女形象,是作者笔下优美人性的化身与极至,是作者根据自 己的审美理想,借助语言塑造的迷人的形象,“是全书之魂,是作者 体现’爱’与’美’的理想的艺术形象。”
一、倾注无限的'爱'与'美',是展现《边城》人性美的第一 个方面。
首先,翠翠的出生是一种悲壮的美,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使人惊 心动魄,心潮澎湃。翠翠是老船夫的独生女,在十七年前同一个茶垠 屯防军人唱歌唱熟后,秘密地背着忠厚的老船夫发生了暖昧关系所生 下来的孩子。有了小孩子,由于各种原因,他们结婚不成。他们一个 不愿违悖军人的责任而逃走,一个不愿意就此抛下孤独的父亲。希望 共同幸福生活不大可能。经过一番考虑后,男的毅然下决心,首先服 毒死去。女的却关心腹中的一块肉,不忍心,拿不出主张。等待腹中
小孩生下后,却到溪边故意吃了许多冷水死去了,留下了这个可怜的 孩子,在一种近乎奇迹中这遗孤居然长大成人了。
其次,翠翠,这个名字在读者眼里、心里也是美的。名字不仅仅 是一个人的简单称呼,它体现了爷爷对翠翠所寄予的理想。在这里, 爷爷之所以给外孙女取名“翠翠”,除了希望她富有生命力,茁壮成 长而外,更希望她出落得美丽动人。这翠翠呢,长年在和暖的细风中 吹着,在柔软的太阳中晒着,翠翠的皮肤晒得黑黑的,触目是青山绿 水,一双大眼睛清亮如水晶。美丽的大自然长养且教育她。她“天真 活泼,有如山上的小黄旄一样乖巧。从不知道发愁,从不知道动气。 平时在渡船上,如果有人对她注意时,她用大大的眼睛怯怯地盯着陌 生人,作出随时都可能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当明白了面前的人无 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她长得如她的名字那样动人、 可爱。
再次,翠翠美在行为切合她的个性。翠翠有着对爷爷的那一份深 深的依恋之情,所以她不愿意离开爷爷,就连上一里路远的茶堀城看 热闹,也要和爷爷一起去。她不愿意让小船来陪爷爷,她要和爷爷一 同撑渡船,一同歇息,一同看热闹。她是那么地毫无心机,甚至于超 出了 一切利害关系之上,她拉着摆渡客衣角说:“不许走,不许走!” 要别人收回钱去,引来一阵阵的欢笑。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喜欢看扑 粉满脸的新嫁娘;喜欢听新嫁娘的故事;喜欢把野花戴在头上。有时 过渡的是从川东过茶堀的小牛,是新娘子的花轿,翠翠必争着作渡船 夫,站在船头,懒懒地攀引缆索,让船缓缓地过去。牛、羊,花娇上
岸后,翠翠必跟着走,送队伍上山,站到小山头,目送这些东西走去 很远了,方回转船上,把船牵靠近家的岸边;有时采把野花缚在头上, 独自装扮新娘子,她喜欢听人唱歌,能领会歌声的缠绵处。睡梦中, 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