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千古伯乐欧阳修.docx

格式:docx   大小:16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千古伯乐欧阳修.docx

上传人:读书百遍 2021/3/7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千古伯乐欧阳修.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千古伯乐欧阳修

  欧阳修文章锦绣,为人却耿介切直,放达不羁,以致树敌无数,屡遭同僚诟病和围攻。她的老师晏殊甚至对人说:“吾重修文章,不重她为人。”可见,欧阳修在做人上恐怕刻薄有加,宽容不足。但这么一个对同僚刻薄的人,对有真才实学的后生却表现出异乎平常的大度,极尽赞美,尽力推荐,使一大批当初还默默无闻的青年才俊脱颖而出,名垂后世,堪称千古伯乐。
  举荐曾巩、苏洵
  宋仁宗庆历元年,当初还默默无闻的曾巩,给文坛泰斗欧阳修写了一封自荐信,并献《时务策》,表示政见。欧阳修读了曾巩的文章,赏识不已,她在回信中充足肯定了曾巩文章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曾巩擅长古文策论,轻于应举时文,故屡试不第,一直埋没于草莽。为此,欧阳修特撰《送曾巩秀才序》,为其叫屈,为其扬名,又把曾巩纳入门下,当成最堪造就的学生,悉心教导。在欧阳修的培养和帮助下, 曾巩于嘉 二
  年高中进士,今后一鸣天下知。
  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之因此能够成就如日中天的文名,也得益于欧阳修这位伯乐。苏洵27岁才开始发奋为学,以后进军科场,却连连落榜,性格倔强的她,干脆把自己以前写的文章付之一炬,然后闭门谢客,埋头读书,经过数年磨砺,最终文章大进,下笔千言。据叶梦得《避暑录话》记载,宋仁宗嘉 元年,48岁的苏洵携苏轼、苏辙弟兄,以文章为“敲门砖”,造访了益州知州张方平,期望得到这位文坛宿将的举荐。张方平说,文章方面,我人微言轻,此事非欧阳修莫属。张方平写了一封推荐信,让苏氏父子去京城造访翰林学士欧阳修。其实,欧阳修和张方平曾因政见不一样而交怨,一向合不来,但当欧阳修读了苏洵的文章后,并不因为她是政敌推荐的而怠慢,反而击节道:“以后文章当在此!”立刻向宋仁宗上《荐布衣苏洵状》,在皇帝和士大夫间极力推誉,苏洵今后名动京师。
  举荐苏轼
  欧阳修发觉苏轼的小说,也是一段文坛佳话。嘉 二年,欧阳修出任知贡举,担任这一年礼部省试的主考官。策论一场,欧阳修出题《刑赏忠厚之至论》,点检试卷官梅尧臣批阅试卷时,发觉其中一篇尤其出色,颇具“孟轲之风”,随即呈给欧阳修阅。欧阳修读后,眼睛一亮,以为不论文采还是看法,全部能够毫无争议地列为第一。但欧阳修的“入室弟子”曾巩也参与了这场会试,因为采取糊名法,文章属于谁,不得而知。欧阳修猜想这篇文章应该是曾巩所写,担心把自己的弟子列为第一会遭人闲话,便和梅尧臣商议将其列为第二。复试时,欧阳修又见到一篇《春秋对义》,赞叹之余,便毫不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