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商业性和艺术性:两种价值判定 电影艺术性和商业性的关系.docx

格式:docx   大小:16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商业性和艺术性:两种价值判定 电影艺术性和商业性的关系.docx

上传人:梅花书斋 2021/3/7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商业性和艺术性:两种价值判定 电影艺术性和商业性的关系.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商业性和艺术性:两种价值判定 电影艺术性和商业性的关系

  我认为:“叫好”和“叫座”是两种不一样的价值判定,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叫好”是就一部影片的艺术价值而言,“叫座”则是就其商业价值而言,二者往往相互损害,难以兼得;“雅俗共赏”虽不失为一个良好愿望,在艺术创作中却是难于做到的。
  为何呢?一部影片要想争取大多数观众,必需具有部分基础原因以“调和”大众各不相同的“口味”。比如:影片所利用的“电影语言”须是大众所熟悉的、已经接收了的,不然观众就看不懂。再如影片表现出的道德倾向、对人物的善恶判定等,应不违反社会的通常准则和观众的心理取向,不然观众就不认同。而创作一部艺术价值很高的影片却恰恰相反,它需要创作者将丰满而强烈的个性浸入每一个视觉元素和听觉元素,屏弃一切既成的定见,独特而深刻地把握世界。这种对生活的独特解释往往含有骇世惊俗的力量,给观众心理以强烈冲击,因此遭到****惯的抵御。和之对应,常规的电影语言无疑成了碍手碍脚的“枷锁”,创作者必定要寻求新的“语言”以求充足地表示。这种更新了的电影语言给观众造成“陌生感”,她们“看不懂”了。我认为这便是“叫座不叫好,叫好不叫座”的原因。
  在西方,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的区分是很清楚的。象《蚀》、《疯狂的比埃罗》、《芬尼和亚历山大》等影片,在电影史上已取得无可争议的地位,但观众一直是不多的。相反,象《第一滴血》、《野鹅敢死队》那类商业电影,即使有很高的上座率,但艺术上却很日常,绝不能归入艺术电影之列。那些对于“叫好”和“叫座”不一致的现象感到诧异、因此要求艺术电影具有商业性的人,有一个看法是电影含有观赏的群体性,不能只给少数多个人看。这种看法忽略了电影首先是一门艺术,创新是艺术生命的源泉,而创新的艺术作品是以丧失一部分观众为代价的。这种现象并不可怕,因为艺术价值很高的电影不仅能给整个电影带来蓬勃的生机,开辟宽广的道路,同时也训练和提升了观众的欣赏水平。其意义之巨大,不能以观众多少来衡量。
  她们的另一个看法是,电影是商品生产,耗资巨大,不一样于其它艺术品种,因此不能不讲商业性。其逻辑是:艺术影片卖不出多个拷贝——制片厂亏损——整个电影事业危机。我并不否认上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