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红烛 公开课.pptx

格式:pptx   大小:4,945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红烛 公开课.pptx

上传人:九头鸟东南飞 2021/3/8 文件大小:4.8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红烛 公开课.ppt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19-10-7
青春的吟唱
下面这四句诗中所说的诗人是谁?
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改名多,字友三,又改名一多。1899年11月24日生于湖北浠水。现代爱国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自幼喜爱古典诗歌、绘画和戏曲。“五四运动”后开始发表新诗。曾留学美国,先后在中山大学、武汉大学、青岛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7月15日发表了著名的《最后的一次演讲》,当日下午,即遭到国民党特务的杀害。
作者简介
早年参加新月社,提倡新格律体诗。他的诗具有极强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气质。代表作《红烛》、《死水》具有沉郁奇丽的艺术风格,整齐、和谐的艺术表现,影响颇大。
新月派代表闻一多提出了“新诗格律化”的主张,提倡诗歌创作三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作者简介
听朗诵,体情绪
1、读准字音,体会语调
的轻重缓急
2、整体感悟,体会诗人
情绪的变化
第一问:红烛为什么这样红?
第二问:红烛为什么要燃烧?
第三问:红烛为什么要流泪?
诗歌以问答的形式展开抒情,一共有几处问?问什么?
全诗先后三次发问,有的问而不答,有的一问两答,有的一问一答。这三问形成抒情的三个层次,使感情的抒发层层推进。
诗人笔下的红烛有怎样的特点?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并概括。
要求:
1、自读诗歌,自由概括。
2、小组合作,交流完善。
1922年闻一多赴美国留学,他不堪忍受受到的歧视,写过许多爱国诗篇。1926年从美国归来,但看到的是北洋军阀统治下民不聊生、政治腐败、经济凋弊的黑暗现实,极为失望。正是这种为现实所冷却了的爱和期望,成为了其诗的深层根基。
写作背景
红烛
火红赤诚
救赎世人
心急流泪
创造光明
赤子之心
觉醒顿悟
自我勉励
坚定奉献
诗人
托物言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