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陆游
【课题名称】 《卜算子·咏梅》
【授课对象】 初中一年级
【授课学时】 1课时(课时45分钟)
【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习者一般特征分析
本节课所面对的是刚从小学升入初一的学生。他们还带有小学生所具有的调皮好动的特性。并且这个阶段的学生对新事物都带有很强的好奇心。他们一般喜欢记忆短小的文章,对长篇文章,尤其是文言文会感到比较腻味,烦躁。由于还比较贪玩,所以学习的主动性不高。
2学习者初始能力分析
本节课所面对的对象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在小学时接触了唐诗宋词的学习,但由于在小学阶段时受到条件限制,对宋词的知识知道的很少,知识只是处于记忆和初步赏析的阶段。
【教学目标分析】
1认知领域目标
(1)阅读并能背诵这首宋词。
(2)了解作者陆游的生平、代表作。
(3)了解作者写这首词的背景,分析作者当时的思想情感。
(4)理解这首词的大意并赏析词文。
2情感领域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会对宋词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在学,知道作者在写这首词的时候的社会背景,也了解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词文的赏析。
难点: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
【教学方法】
以讲授法为主,演示法作为辅助,中间加以教师对学生的提问,让学生自己进行思考。
【教学策略】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
【教学材料及教学媒体】
语文课本、教案和投影。
【教学内容分析】
词的内容。
作者的生平与代表作。
词的大意。
词文的赏析。
作者在词中所赋予的思想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课
以梅的特性和世人对它赋予的情感等知识导入新课。
二、词的内容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三、作者的生平与代表作。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三十岁,参加礼部组织的科举考试,因为言语触怒了秦桧,进士落地。后被赐进士出身。1163年张浚北伐,陆游为镇江通判。不久,言官以“办说张浚用兵”的罪名,被免职。1175年,四川制置使范成大请他做幕僚。因为有人讥笑他颓放,自号放翁。后被召修史,完成后归隐山阴。陆游一生以恢复北地为己任,百屈不挠,临终赋《示儿》诗,犹念念不忘收复中原。陆游和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而推陆游为首,称中兴之冠,人称为小太白。文章、诗词超万。
陆游一生力主北伐,虽然屡受主和派排挤打击,但是他的爱国之情至死不渝,也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诗人”。死前曾作《示儿》一绝:“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堪称是最能表现陆游创作精神的代表作,也是他人生路上留下的最后一首诗。
《关山月 》、《书愤》、《金错刀》、《农家叹》、《黄州》、《长歌行》等,均为其诗代表作。
他的词纤丽处似于秦观,雄快处似苏,超爽处更肖辛弃疾。以《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卜算子·咏梅》等最为著名。
他的文学理论也具有相当影响力,主张诗文为发泄人心郁闷的利器,又主张养气以求工。
四、词的大意
驿亭之外的断桥边,梅花自开自落,无人理睬。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