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井冈山双雄袁文才、王佐
<a rel='nofollow' onclick="();return false;"
href="#">
赫赫有名的“山大王”
袁文才与王佐同龄,1898年10月和5月分别出生于井冈山下的宁冈县马源坑村和遂川县下庄村的两个贫苦农民家庭。
袁文才家境贫困,中学没毕业就辍学回家。由于不甘忍受豪绅地主的压迫和剥削,他带领群众与当地劣绅谢冠南作斗争,被官府通缉,家中房屋被烧,母亲被杀,新婚妻子被霸占。走投无路的袁文才于1923年参加了当地绿林首领胡亚春的“马刀队”。因为聪明能干,他很快就当上了“马刀队”首领。1924年,他率“马刀队”攻进宁冈县城,将县衙付之一炬。江西省政府派一营官兵分路“进剿”,袁文才凭借熟悉的地形巧妙周旋,使“进剿”之敌疲于奔命、无功而返。袁文才和“马刀队”从此在湘赣边山区声名大振。
王佐幼年丧父,家里很穷,仅有的一块山林也被土豪劣绅强占。童年时的他靠给地主放牛和伐木烧炭维持生计。15岁时,他改学裁缝,并投靠了当地有名的拳师王冬文,练就一身武艺。1923年,王佐加入井冈山的绿林头目朱聋子的队伍,因为打仗勇敢,深得朱聋子的喜爱。1924年,王佐脱离了朱聋子,发展自己的队伍,筹款买枪、招兵买马,以“劫富济贫,除暴安民”为口号,在井冈山的南岭嶂和金狮面几座大山中安营扎寨,永新、遂川边陲一带的大小山村均在王佐的控制之下。王佐成了井冈山上名副其实的山大王。遂川的豪绅多次勾结官兵前去“进剿”,都未能把王佐剿灭。1925年,因队伍发生内讧,王佐投奔袁文才。袁文才帮他铲除了异己后,重新巩固了队伍。袁文才与王佐,彼此慕名已久,志同道合,又都是客籍人,遂结拜为“老庚(即同年出生的结拜兄弟)”。从此,袁、王两人各竖一帜,双雄并立。袁文才在山下的茅坪,王佐在山上的大小五井,互为犄角,遥相呼应,成为湘赣边界威名赫赫的地方首领。
1925年下半年,宁冈籍的共产党人龙超清上山动员袁文才下山。1925年9月,袁文才率部下山,改编为宁冈县保卫团,袁文才任团长,成为一支受我党影响和控制的武装。1926
年秋,北伐军打到江西、湖南一带,袁文才在宁冈党组织的帮助下发起了宁冈暴动。袁文才一马当先,率部打进县衙门,收缴了清乡局的枪支,驱逐了北洋军阀委派的县知事沈清源。随后,成立了宁冈县人民委员会,龙超清任委员长。袁文才将所部改称宁冈县农民自卫军,他本人担任总指挥。袁文才下山后,在龙超清的教育和影响下思想进步很快,经过慎重思考,他选择了跟共产党走的道路,决定率部投身革命。经龙超清介绍,袁文才于192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约同时,王佐在袁文才的影响下,与遂川县的党组织取得联系,把自己的队伍改编为遂川县农民自卫军。
大革命失败后,井冈山地区的土豪劣绅勾结国民党军队,先后缴了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