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减负提效,教师的终极追求
以校为本小课题研究论文
小学理科教研组
魏书生的《好学法 好学生》是本很好很科学的书,他说学生只有学会好的学习方法,才能成为一名好学生。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该变将大大提高学习成绩。认真预习是学生进入课堂前的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带着自己预习中的问题步入课堂,注意倾听,积极思考,踊跃参与,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一个阵地;要鼓励学生“问”,善问会师学生课余生活变的积极主动,学生会不满足于课堂上获得的知识,主动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学习方式的开变需要教师不断地训练、渗透,直至变成学生的自觉行为。
课堂教学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的的主阵地,要想实现减负提效,就必须深入到课堂教学的领域中去,切实提高课堂教育教学的效率。
精心备课是“减负提效”的前提。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要想上好一节课,必须把时间先花在备好一节课上。而要备好课,教师首先应深刻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实质。知道学生必须掌握哪些知识,应该达到什么要求?教材的体系是什么,这一知识点前后有什么样的联系?编者的意图是什么?接着还要懂得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基础,学习这部分知识有什么障碍?学生的心理和思维特征是什么?怎么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和积极性。教师还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根据本校和个人的实际情况,以及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和学习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灵活处理,及时调整教学活动。
精选教学内容是“减负提效”的关键。
上好课是实现“减负提效”的关键环节,只有向课堂40分钟要效益,才能把减负落在实处。教师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状况,有的放矢地实施有效教学。在课堂上要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提的原则,做到师生互动,动而不乱。结合教学内容,把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化的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少而精,恰到好处,不搞花架子。课堂上要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让他们动脑、动手、动口,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参与,自主学习,自我探究。
精简作业是“减负提效”的保证。
课堂上应该留有足够的时间给学生进行独立作业,作业要限时完成,这样才能克服学生懒散拖拉的不良习惯,提高对作业的紧迫感和责任心。同时课内作业的独立、限时完成,避免了学生之间互相抄袭的现象,也为教师及时了解教学效果创造了条件。教师通过巡视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当堂讲评,使学生在大脑皮层中的错误痕迹及时得到消除,清晰地掌握正确的规范的知识。对与教师下一节课的教学也大有益处。这样,信息反馈—教学评价—矫正补偿—教学迢控,这四个教学环节相辅相成,形成教学的良性循环。
为了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只有经常反思,才能找出课堂上无效的环节,从而加以改进,一步步将无效部分压缩到最低限度,那样我们的课堂必能实现提效的目的,从而达到减轻学生课外作业负担的目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实现这一步,一是要关注学生,了解学生,既要了解学生共有的生理、心理特点和知识经验基础,又要了解某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更要了解新的时代背景下学生所具有的特点,比如学生中所流行的网络语言等。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是教师选择教学方法、设置教学过程等的重要依据。二是要善于挖掘数学学科所蕴含的美育因素。数学语言、数学符号、数学表达、数学推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