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小学三年级科学学情分析
其一, 学情分析:这学期我担任三年级三个班的科学课。 通过一年的科学课教学, 学生对科学课的认识得到了一定提高,部分学生已学会了自己收集资料和进行课堂记录的习惯,
大部分学生已会进行仔细的观察, 学生在实验前已具备了提出假设, 然后设计实验计划, 最后进行实验验证,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
学生小组内的合作交流也有了基础。三年级的学生都喜欢实验,但孩子们只是凭自己的兴趣边玩边做,导致于观察不仔细,实验无序操作,科学探究的习惯尚未养成,有些学生常常使学习任务难已按学习计划完成,逼迫老师调整课时进行帮助;有的学生在作业习惯方面较差,特别是课外布置的收集资料,观察任务还不能自觉完成,导致期末考核评价差异较大。
本期改进措施: 1、课堂常规常抓不懈,强化训练(提问,猜想,设计,验证,分析,
结论)形成科学课堂教学的模式。 2、强化六人小组的合作学习模式, 养成良好的探究素养;3、加强每单元课堂作业与课后观察,调查作业的检查评价;促使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其二,设计思路上主要体现了以下特点:
(一)、适当扩大单元规模, 使学生能够在一段较长的时期内深入研究。
在呈现方式上
的最大特点就是采用大单元的模式,这是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前
提下做出的改进。新教材理念追求的是
" 一英寸宽,一英里深
" 的探究活动,这对激发学生
持续的研究兴趣,经历较为完整的探究过程,以及实现科学教育目标的多元整合都是十分
有利的。大单元的设计,可以使学生在持续一个月的主题学习中学习兴趣不断得到激发,
探究活动不断深入,学习活动能够向着更多,更广阔的领域拓展,获得更为全面和丰富的
学习体验。 所以, 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活动之间的结构联系,
促使学生不断产生新的问题,
以问题推动探究活动的逐步深入。
(二)、更加注重科学素养的培养,探究方法不断丰富。对于学生来说,
他们总是对周
围的世界充满了极大的好奇心。科学上的发明,发现也往往正是由观察迈出的第一步。所
以把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