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双重边缘化黑人女性文化身份的追寻.doc

格式:doc   大小:20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双重边缘化黑人女性文化身份的追寻.doc

上传人:好用的文档 2021/3/20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双重边缘化黑人女性文化身份的追寻.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双重边缘化黑人女性文化身份的追寻
  摘 要:托妮?莫里森是美国当代杰出的小说家,以对美国黑人生活的敏锐观察而闻明。从后殖民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角度分析小说《所罗门之歌》,探析了父权制和白人文化霸权对黑人女性的戕害以及遭受到种族和性别双重歧视的黑人女性的边缘化状态,揭示了黑人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回归,重新建构了文化身份,走上了探寻自己非殖民化的道路。
  关键词:后殖民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所罗门之歌》;黑人女性;建构文化身份
  中图分类号:I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6-0167-03
  托妮?莫里森是当今美国文坛享有盛誉的非裔美籍作家,1993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也是历史上首位获此殊荣的黑人女作家,她的黑人和女性的双重身份使她能够以独特细腻的视角来探析黑人女性的精神世界。《所罗门之歌》出版后被评为1977年全美最佳小说,并获得了全国图书评论界奖。《所罗门之歌》是一部以男性为第一主人公加以描绘的作品,围绕青年男主人公奶娃南行寻根经历展开,小说以“黑人会飞”的黑人民间传说作为象征核心和故事主线,具有魔幻现实主义的神秘色彩。塑造了以奶娃为代表的黑人男性主人公形象,讲述了他与父母间的冲突,与姐姐、哈格尔的冲突,及南行寻根中北方城市黑人与南方乡镇黑人的冲突等。“以奶娃诞生前一个黑人试图用绸翼飞行开始,到奶娃从‘所罗门跳台’的一个山头跳向另一个山头的飞行结束,中间穿插了许多同‘飞行’有关的人物和情节。派拉特姑妈的名字就有‘领航员’的谐音,她背负先父遗骸、身携‘导航’地图,表明她负有传授民族遗产与指引侄子‘飞行’这双重使命;她生下时没有留下与母体连接的脐带的肚脐――这承然是不可思议的,但却增加了她‘神授’的特征,暗示她是传播黑人文化的‘天使’。奶娃成功起飞之时,也就是她完成使命归‘天’之日。”在小说的结尾,奶娃了解到自己有飞翔能力,也就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和文化归宿
[1]。奴隶制已成为过去,然而新一代年轻黑人在白人主流文化的影响下长大,身体和心灵面临着被同化的危机,深受白人霸权文化和腐朽文化的侵蚀,黑人传统文化也遭受了很大的冲击。《所罗门之歌》体现了莫里森坚守黑人传统文化,保持自我文化根源的决心。文章以后殖民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为支撑,来探寻饱受身体煎熬和心灵折磨的黑人女性悲惨命运的根源,强调双重边缘化的黑人女性主体性的努力,从而完成黑人女性文化身份的构建过程,重新找回主体性和话语权。
  一、后殖民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后殖民女性主义批评是后殖民主义和女性主义在理论上直接对话的结果,后殖民主义和女性主义在当今文化研究中都属于反对文化霸权、维护弱势与边缘群体的少数话语,佛洛伊德的比喻‘黑暗的大陆’说明了在妇女与殖民地民族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相似性,与白人男性所占据的中心和主宰的地位相比,他(她)们都处于边缘的、从属的位置,都被看作异己的‘他者’。”
[2]这种天然的相似性使得女性主义与后殖民主义的联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可以说后殖民女性主义的兴起就是两大运动的碰撞与融合形成的新的斗争空间。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黑人女性运动取得显著成果,出版汇编了几部黑人女性作品,这具有填补历史空白的作用,被称为是整个后殖民女性的首次发声。从20世纪80年代起,后殖民女性主义中有关黑人女权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