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新《医疗机构消毒消毒技术规范》解读
新《医疗机构消毒消毒技术规范》解读新《医疗机构消毒消毒技术规范》解读
主要内容
一、新规范的修改背景
二、新规范的修改后的特点
三、新规范的主要内容解读
四、环境及消毒灭菌采样监测项目和要求
2
一、新规范制定的背景
■ 医院感染防控工作需要:外源性感染、医院感染暴发、新发传染病等;
◇ 2006年安徽宿州市眼球事件:10例白内障手术,9例单眼摘除;
◇ 2008年西安交大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发生医院感染暴发,致9名新生儿死亡;
◇ 2009年安徽霍山县医院58名血透患者28名感染丙肝;
◇ 2010年4月,河北保定市新市区某私人诊所44例患者因肌肉注射导致注射部位分支杆菌感染。
3
新规范制定的背景
■ 6个标准及规范实施的需要: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规范(3个);
■ 医院感染消毒工作中出现了许多常见和主要问题;
■ 消毒灭菌工作进展需要。
4
二、新规范修改后的特点------1、体现了消毒灭菌领域的新进展、新理念、新方法(1)
◇ 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先清洁,再进行消毒和灭菌;
◇ 被朊病毒、气性坏疽及突发不明原因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先消毒、后清洗、再消毒、或灭菌的原则进行处理;
5
新规范修改后的特点---体现了消毒灭菌领域的新进展、新理念、新方法(2)
◇ 耐热、耐湿的手术器械,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应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
◇ 环境及物体表面在一般情况下先清洁,再消毒;当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先去除污染物,再清洁及消毒;
6
新规范修改后的特点---体现了消毒灭菌领域的新进展、新理念、新方法(3)
◇ 新增了低温灭菌的方法,如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低温甲醛蒸汽灭菌;
◇ 新增了新的化学消毒剂:%邻苯二甲醛,属高效水平消毒剂,要求:温度20-25℃,作用时间5-12min
※ 欧洲、亚洲、拉丁美洲 5min at 20 ℃
※ 加拿大和澳大利亚 10min at 20 ℃
※ 美国12min at 20 ℃
7
新规范修改后的特点---体现了消毒灭菌领域的新进展、新理念、新方法(4)
◇ 新增了碘酊用于穿刺部位的皮肤消毒;
◇ 新增了煮沸消毒方法;
◇ 新增了流动蒸汽消毒方法;
◇ 新增了过滤除菌和微波消毒方法。
8
新规范修改后的特点
2、及新的CSSD、隔离及手卫生有关标准一致;
3、结构进行适当调整:将原“规范”中手术器械灭菌、缝线的灭菌等归类到高度、中度、和低度危险性物品的灭菌;
4、对医疗机构提出了消毒管理方面的新要求,增加了管理要求。
9
新规范修改后的特点
5、变动
■ 删除按科室归类的相关物品的消毒方法等
■ 新增了消毒灭菌技术的相关内容;
■ 修改了清洗、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中的部分内容及结果判断标准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