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干部作风存在问题
近期,我们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组织人员深入部分镇、部门、单位,就当前机关干部作风方面一些突出问题的表现、成因以及对策,开展了专题调研和思考,倾听了基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深感干部作风建设直接影响发展全局,在我县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必须强化措施,加以解决。
一、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办理公务缺乏效率。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不彻底,有的部门审批前置条件互相交叉,增加了服务对象办事的难度。如工商、质检、食药监管等部门存在前置条件互相交叉的情况,县市民中心成立多年,还有一些单位的审批事项未进服务中心,有的进了作用也发挥不好。不少群众反映,过去干部作风是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如今是门好进、脸好看、话好说,但办事还是难。有些部门工作人员办事拖拉,把今天的事拖到明天办,本月的事拖到下月干,有的只说不能办,不说怎么办,有的把审办要求不一次性告知,让群众跑冤枉路。
(二)遇到问题推诿扯皮。少数干部服务大局、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服务发展的意识比较淡薄,遇到复杂矛盾和棘手问题,不担当,不去研究具体解决办法,只是充当二传手,一级转一级,一转了事。少数部门在推进工作中缺乏沟通,协作配合不够,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遇到难事往往是踢字当头,来回踢皮球。个别领导干部满足于守摊子、保位子,怕担风险,工作缩手缩脚,对损害发展环境和群众利益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要么绕道走,推之绕之,要么和稀泥,听之任之,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最终损坏了群众利益,也损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三)人浮于事苦乐不均。群众用三个三分之一来形容机关工作现状,即三分之一的人埋头实干,三分之一的人边看边干,三分之一的人只看不干。少数干部在机关无所事事,个别领导干部退二线后没有上班,但仍然占着编制,享受着与同级干部一样的各种福利待遇,影响了真正干事者的情绪,也挫伤了在岗干部的积极性。部门与部门之间、单位内部股室之间、干部与干部之间苦乐不均。处于一线的部门非常辛苦,有的单位非常清闲;有的股室和干部坚持5+2、白+黑, 任劳任怨干工作,有的干部却抱着混日子的态度,整天无所事事,不思进取,只关心福利和待遇,忘记职责和奉献。
(四)作风漂浮热衷形式。个别领导干部缺乏正确的政绩观,不谋做事,只谋做秀,重唱功、轻做功,喊大而空口号,耍花拳绣腿。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甚至照抄照搬,搞文字游戏;有些领导干部对本地、本单位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漠视群众的诉求;有的领导干部缺乏群众观点,不走群众路线,搞调研浮光掠影,做决策不切合实际,抓落实长官意志。
二、干部作风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是主观世界改造不够,宗旨意识有所淡化。极少数党员干部,受党培养教育多年,对于加强主观世界改造,坚定理想信念,态度上是自觉的,认识上是一贯的,立场也是坚定的。但实事求是地说,思想上的高度警惕性、警觉性还是有所下降,特别是与时俱进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对主观世界的持续改造等方面,有时结合得不够紧、坚持得不够好。少数领导和干部对政治理论学习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沉不下心来认真学习,放松了对主观世界的改造,久而久之,出现宗旨意识淡薄、群众观念淡化、群众路线执行不力等问题,甚至出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道德情操滑坡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