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5
文档名称:

附录C建筑变形测量.ppt

格式:ppt   大小:4,543KB   页数:5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附录C建筑变形测量.ppt

上传人:sanshengyuanting 2021/3/24 文件大小:4.4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附录C建筑变形测量.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建筑变形——沉降,位移
沉降观测基准——高程控制网
位移观测基准——平面控制网
每隔一定时期,重复测量控制点、观测点
计算相邻两次测量的变形量及累积变形量
确定建筑物的变形值和分析变形规律
按《建筑变形测量规程》进行。
附录C 建筑变形测量与竣工总图的编绘
附录C建筑变形测量
建筑变形测量的一般规定
1) 基本要求
(1) 反映建、构筑物及场地变形程度,变形趋势
(2) 由变形类型、测量目的、任务要求及测区条件
进行施测方案设计
2) 变形测量实施程序与要求
(1) 按测定沉降或位移的要求
选定测量点,埋设相应标石、标志
建立高程控制网、平面控制网、或三维控制网
(2) 按确定观测周期与总次数,观测监测网
新建大型和重要建筑,应从施工开始进行系统观测
直至变形达到规定的稳定程度为止。
附录C建筑变形测量
(3) 及时处理各周期观测成果
选取与实际变形情况接近或一致的参考系
进行严密平差计算和精度评定
重要监测成果,进行变形分析,预报变形趋势
3) 设置变形测量点的要求
变形测量点——控制点、观测点
控制点——基准点、工作基点、联系点、检核点、定向点
符合下列要求:
(1) 基准点设在变形影响范围以外
便于长期保存的稳定位置
使用时,应作稳定性检查、检验
以稳定或相对稳定的点作为测定变形的参考点
附录C建筑变形测量
(2) 工作基点设在靠近观测目标
便于联测观测点的稳定或相对稳定位置
测定总体变形的工作基点,按两层次布网观测时
用基准点或检核点对其进行稳定性检测
(3) 基准点与工作基点间需连接时,应布设联系点
(4) 需单独进行稳定性检查的工作基点或基准点
设检核点,点位成组地选设在稳定位置处
(5) 需定向的工作基点或基准点,布设定向点
选择稳定且符合照准要求的点位作为定向点
(6) 观测点设在变形体上能反映变形特征的位置
可从工作基点或邻近的基准点
和其他工作点对其进行观测。
附录C建筑变形测量
4) 建筑变形测量的精度等级
附录C建筑变形测量
5) 建筑变形测量周期
(1) 单一层次布网
观测点与控制点按变形观测周期一起观测
两层次布网
观测点及联测控制点按变形观测周期观测
控制网部分按复测周期观测
(2) 变形观测周期应以能系统反映所测变形变化过程
且不遗漏其变化时刻为原则
根据单位时间内变形量大小及外界因素影响确定
观测中发现变形异常时,应及时增加观测次数。
附录C建筑变形测量
(3) 控制网复测周期由测量目的和点位稳定情况确定
一般宜每半年复测一次
施工中应适当缩短观测时间间隔
点位稳定后可适当延长观测时间间隔
复测成果或检测成果出现异常
受地震、洪水、台风、爆破影响时,应及时复测
(4) 首次观测应适当增加观测量,提高初始值可靠性
(5) 不同周期观测时
宜采用相同的观测网形和观测方法
使用相同类型测量仪器。
附录C建筑变形测量
沉降观测
基准——高程控制网
建筑物下沉原因——上部结构逐步建成
地基荷载逐步增加,是逐渐产生的
延续到竣工交付使用后相当长一段时期
建筑物沉降观测——按沉降产生规律进行
沉降观测基准——高程控制网
专用水准点——距建筑物一定远,基础稳固,便于观测沉降观测点——建筑物上能反映沉降情况位置设置
观测——根据上部荷载加载情况,每隔一定时期
观测基准点与沉降观测点间高差一次
据此计算与分析建筑物的沉降规律。
附录C建筑变形测量
1) 专用水准点的设置
专用水准点——水准基点、工作基点
每测区水准基点数>3
小测区,确认点位稳定可靠,水准基点数<3个
连同工作基点不<2个
水准基点标石埋设在基岩层、原状土层
建筑区内
点位与邻近建筑物距离>建筑物基础最大宽度2倍
标石埋深应>邻近建筑物基础深度
建筑物内部点位
标石埋深>地基土压层深度
附录C建筑变形测量
附录C建筑变形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