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服务标准化升级观音桥商圈观音桥商圈
2021年,观音桥商圈销售额排名主城商圈末位。 2021年,观音桥商圈销售额跃居主城商圈之首。 “观音桥商圈的崛起就像一个谜。”中国步行商业街工作委员会主任韩健徽说。
话音刚落,观音桥商圈又做了一件“谜”一样的事:将标准化引入商圈服务。
问题重重
吴晶对2021年的那次消费,至今记忆犹新。
“那天我去观音桥商圈闲逛,恰好遇见星光68广场搞名品促销。”吴晶说。
一看到Prada那款“杀手包”,吴晶眼睛立马有了光彩。
“我之前在香港看到过,但没有我喜爱的颜色,就没买。”吴晶说。
“多少钱?”吴晶拿起包。
“9800元。”
吴晶大吃一惊:“比其它店廉价6000多元。”
“你运气好,碰到企业搞品牌推广。”
“机会难得。”吴晶一下买了五个。
回到家,一回味,吴晶以为不对劲。
“以前我在香港看Prada包时,售货员服务很专业,取货会带上手套,会给用户做个性分析,而这次全部没有。”吴晶说。
一检验,还发觉了线头。“这肯定是假包。”吴晶立马拨打投诉电话。
后经工商执法人员查证,星光68所售多款名包确实是假货。
“连星光68这么的著名商场也售假,不知道商圈办是怎么管理的。”吴晶一脸失望。
对商圈服务感到不满的,并不只是吴晶。
“促销员拿个喇叭大声叫卖,叫得人莫名烦躁。”
“一到节假日,商场就搞劲爆促销,致使商圈交通瘫痪。”
“观音桥商圈是全市最大堵点,出租车司机一听到观音桥,常常拒载。”
“发生消费纠纷时,用户找不到依据维护本身权益。”
“标识不科学,找个地方太费劲了。”
…………
面对“抗议”,观音桥商圈管理办公室主任陈和禄感到压力巨大:“区委、区政府要求我们2021年建成西南第一时尚商圈,2021年建成中国新兴领袖商圈。”
可现在,观音桥商圈遇上发展瓶颈。
建立标准
“怎么突破瓶颈?”陈和禄两眼茫然。
“将标准化引入商圈服务。”江北区委书记燕平给出答案,“只有将商圈服务进行标准化,才能有效突破发展瓶颈。”
“上网一查,才知道全球不少顶级商圈全部将服务标准化了——服务方法、服务过程、场所管理、售后服务等全部标准化了。”陈和禄说。
将服务标准化,就是向用户提供规范的、可追溯的和可检验的服务。
“这可不是一个商圈办就能完成的事!”陈和禄感叹。
2021年3月,观音桥商圈创立服务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区长何贵兼任组长。“由区政府协调区质监局、工商分局、商委、旅游局等部门,共同打造观音桥商圈服务标准化体系。”何贵说。
为了打造观音桥商圈服务标准化体系,领导小组派人造访重庆市标准化研究院。
“其实,大部分服务企业全部对服务活动进行过规范,只是不系统、不细化、不规范,比如收到投诉,责任在谁那里全部找不到……”教授果然很专业。
考察顶级商圈,摸底用户意愿,访谈各类商家……
“总结调研情况后,我们决定针对公共管理服务、城市旅游服务、商贸服务、商务服务四大方面,建立标准化服务体系。”陈和禄说。
多个月后,服务标准化体系出笼。“针对四大方面,标准化研究院编写了200余项服务标准。”陈和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