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2021年让每一节课全部是难忘的 难忘的一节课.docx

格式:docx   大小:16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1年让每一节课全部是难忘的 难忘的一节课.docx

上传人:梅花书斋 2021/3/27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1年让每一节课全部是难忘的 难忘的一节课.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让每一节课全部是难忘的 难忘的一节课
摘要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尝试以抢答替代举手讲话,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关键词抢答 替代 举手 爱好 友好   
  多年以来,课堂上学生回复问题要举手,经老师许可后再起立讲话,这已成为一个习惯,一个传统做法。甚至已成为大家衡量一个教学班教学秩序是否稳定的尺度。不过,伴随语文教法改革的不停深入,这一章法应该破一破了。我在语文教学中,尝试以抢答替代举手讲话,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小学生对事物有新奇感,她们大脑神经活动机能的关键特点是兴奋性高。她们尤其喜爱开展竞赛,以显示自己的力量。以抢答替代举手讲话无疑是符合学生这一心理特征的。
  语文课采取抢答法,老师引导学生对问题展开讨论,学生不用举手,争相起来发表个人见解,有时同时站起数人,十几人,课上出现了大家共同探求问题的生动活泼局面。
  比如,朗诵课文,采取接力读,老师把课文划分为若干阶段,不安排人选,要求每段换一个认读,但不许可中止。学生们读的兴致很高。这种接力读,好事做游戏,使读的训练在轻松的气氛中达成目标,同时也帮助学生熟悉了课文。
  又如,字词教学,能够利用比赛的形式,谁查的快谁就到黑板上板书,谁又补充或更正的谁就到黑板上去补充或更正。学生们争先恐后,比谁差得多,差的准。这么不但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培养了利用工具书的能力。
  学生最爱上的是课文分析课。课前学生按老师部署得思索题进行准备,课上进行讨论、抢答、各抒己见。又如学习月光曲这篇课文时,我就部署了下列问题。
  1 贝多芬是在什么情况下坐进茅屋的?
  2 贝多芬的第一首曲子是什么?
  3 一曲弹完乐,为何又弹一曲?
  4 仔细阅读“一阵风……按起琴键来。”这一段,联络上下文想一想,在回复下面的问题:
  (1)贝多芬看到了什么?
  (2)她按起琴键来弹的是什么?
  (3)她弹的和她看到的有什么联络?
  5 仔细阅读“皮鞋匠……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一段,联络上下文想一想,再回复问题:
  (1)皮鞋匠听到琴声,仿佛看到了什么?她为何会有这么的感觉?
  (2) 皮鞋匠看到妹妹脸上的表情想到了什么?为何说盲姑娘“好像也看到了。”
  课上老师组织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进行讨论抢答。学生反应这种学习法收获大、印象深。
  实践证实,采取抢答法有利于唤起学生对课文的爱好。老师放开了学生的手脚,上课无拘无束,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十分热烈。每个学生全部像一个登山运动员,争先恐后,攀登着知识的高峰。可见,抢答是顺学生心意,受学生欢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