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7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_初二生物上册知识点
初二生物内容较多,范围较广,记忆较难,不易掌握。为了方便同学们复习知识点,接下来xx为你整理了初二生物上册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初二生物上册知识点(1):DNA分子特征
稳定性: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是相对稳定的。这是因为在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内侧,经过氢键形成的碱基对,使两条脱氧核苷酸长链稳固地并联起来。另外,碱基对之间纵向的相互作用力也深入加固了DNA分子的稳定性。各个碱基对之间的这种纵向的相互作用力叫做碱基堆集力,它是芳香族碱基π电子间的相互作用引发的。现在普遍认为碱基堆集力是稳定DNA结构的最主要的原因。再有,双螺旋外侧负电荷的磷酸基团同带正电荷的阳离子之间形成的离子键,能够降低双链间的静电斥力,因此对DNA双螺旋结构也有一定的稳定作用。
多样性:DNA分子因为碱基正确数量不一样,碱基正确排列次序千变万化,因此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比如,一个含有4 000个碱基正确DNA分子所携带的遗传信息是4种,即10种。
特异性:不一样的DNA分子因为碱基正确排列次序存在着差异,所以,每一个DNA分子的碱基对全部有其特定的排列次序,这种特定的排列次序包含着特定的遗传信息,从而使DNA分子含有特异性。
初二生物上册知识点(2):水中生活的动物
1、现在已知的动物约150万种,按有没有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按生活环境分为陆地生活动物、水中生活动物和空中生活动物。
2、水生动物最常见的是鱼,另外,还有
①腔肠动物,如海葵、珊瑚虫;
②软体动物,如乌贼、章鱼;
③甲壳动物,如虾、蟹;
④海豚(哺乳动物)、龟(爬行动物)等其它水生动物。
3、鱼适应水中生活最主要的两个特点:
①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
②能在水中呼吸。
4、四大家鱼是: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5、鱼是较低等的脊椎动物。
6、鱼的外形呈梭形,可降低游泳阻力,适于游泳。鱼体分三大部分:头部、躯干部和尾部。
7、鱼在游泳时关键靠身体躯干部和尾鳍的左右摆动击动水流产生前进的动力,其它鱼鳍起辅助作用。鱼在运动时,胸鳍、和腹鳍全部有维持平衡的作用,尾鳍有决定鱼运动方向的作用。
8、鱼的呼吸器官是鳃,而鳃中有很多的鳃丝,鳃丝在水中时能展开来,离开了水就不能展开,就得不到充分的氧气而死亡。这是和离不开水的关键原因。
9、鱼鳃为鲜红色,因为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鳃丝既多又细,其作用是大大增加了跟水的接触面积,促进血液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10、水由鱼口流入鳃,然后由鳃盖后缘(鳃孔)流出。在水流经鳃丝时,水中溶解的_氧气_进入鳃丝的_毛细血管_中,而_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因此经鳃流出的水流和由口流入的水流相比,氧气的含量降低,二氧化碳_的含量增高。
11、鱼类的关键特征有:适于_水_中生活;体表被_鳞片_;用_鳃_呼吸;经过尾部的摆动和_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12、模拟试验:科学研究过程中,在难以直接用研究对象做试验时,就能够用模拟试验某一对象制作模型,用模型来做试验,或模拟一些条件来进行试验,这么的试验就叫模拟试验。
13、海葵、海蜇、珊瑚虫等动物的结构简单,它们有口无肛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