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文档名称:

山东省高一化学联考考试试卷.doc

格式:doc   大小:2,303KB   页数:2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山东省高一化学联考考试试卷.doc

上传人:165456465 2021/3/28 文件大小:2.2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山东省高一化学联考考试试卷.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山东省高一化学联考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
1. (2分) (2016高一下·金溪月考) 据报道,某些建筑材料会产生放射性同位素氡 ,从而对人体产生伤害,该同位素原子的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差是( )
A . 136    
B . 50    
C . 86    
D . 222    
2. (2分) (2020·北京模拟) 高粱酿酒过程中的部分流程按顺序排列如下,其中能说明高粱转化过程中放出热量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3. (2分) (2018高三上·海淀期末) 已知:H2(g)+Cl2(g) = 2HCl(g)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点燃条件和光照条件下,反应的ΔH不同
B . 反应的ΔH约为[2c- (a+b)]kJ·mol-1
C . “假想的中间物质”的总能量低于起始态H2和Cl2的总能量
D . 反应涉及的物质中,既有含极性键的物质,也有含非极性键的物质
4. (2分) (2018高二下·济南期末) 关于化学能与其他能量相互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1所示的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B . 图2所示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C . 中和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低    
D .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    
5. (2分) (2015高三上·东城期中) 在2CH4(g)+2NH3(g)+3O2(g)=2HCN(g)+6H2O(g)反应中,已知v (HCN)=n mol/(L•min),且v(O2)=m mol/(L•min),则m与n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 m= n    
B . m= n    
C . m= n    
D . m=2n    
6. (2分) (2020·广东模拟) 在抗击“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过程中,大量防护和消毒用品投入使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二氧化***泡腾片和酒精均可杀灭新型冠状病毒,二者的消毒原理相同
B . 聚丙烯和聚四***乙烯为生产防护服的主要原料,二者均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C . 真丝织品和棉纺织品可代替无纺布生产防护口罩,二者均可防止病毒渗透
D . 保持空气湿度和适当降温可减少新型冠状病毒传染,二者均可防止病毒滋生
7. (2分) (2018高一下·长安期末) 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m、p、r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n是元素Z的单质,通常为黄绿色气体,q的水溶液具有漂白性,r溶液为强电解质溶液,s通常是难溶于水的混合物。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原子半径的大小W<X<Y    
B . 元素的非金属性Z>X>Y    
C . Y的氢化物常温常压下为液态    
D . 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    
8. (2分) (2017高一下·周口期末) 对于苯乙烯的下列叙述:①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②可发生加聚反应 ③可溶于水  ④可溶于苯中 ⑤能与浓***发生取代反应 ⑥所有的原子一定全部共平面,其中正确的是( )
A . ①②④⑤       
B . ①②⑤⑥       
C . ①②④⑤⑥       
D . ①②④⑤⑥    
9. (2分) 根据下列有关图象,说法正确的是   ( )
A . 由图Ⅰ知,反应在T1、T3处达到平衡,且该反应的ΔH<0
B . 由图Ⅱ知,反应在t6时刻,NH3体积分数最大
C . 由图Ⅱ知,t3时采取降低反应体系压强的措施
D . 图Ⅲ表示在1 L容器、850℃时的反应,由图知,到4 min时, kJ的热量
10. (2分)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 . 质子数和中子数均为6的碳原子:     
B . 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C . 氢氧化钠的电子式:     
D . 2﹣丙醇的结构简式:     
11. (2分) 科学家近年来研制出一种新型细菌燃料电池,利用细菌将有机物转化为氢气,氢气进入以磷酸为电解质的燃料电池发电.电池负极反应为( )
A . H2+2OH﹣=2H2O+2e﹣                                   
B . O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