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2021年假新闻产生的原因探析-假新闻产生的原因.docx

格式:docx   大小:17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1年假新闻产生的原因探析-假新闻产生的原因.docx

上传人:梅花书斋 2021/3/28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1年假新闻产生的原因探析-假新闻产生的原因.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假新闻产生的原因探析|假新闻产生的原因
新闻的真实性是媒体公信力的基础,党和政府一向对新闻的真实性很重视,但各类假新闻仍不停出笼。新闻记者对2021年假新闻产生主体的研究发觉:“涉假者几乎是清一色的新闻记者”。①新闻记者受过新闻信息采编的专业培训,理当成为新闻真实的楷模,为何还会产生假新闻?本文试从政府和媒介之间关系的角度探讨假新闻存在的社会原因。
  “用事实说话”的传输方法让新闻造假有了可乘之机
  “用事实说话”是中国主流媒体常见的传输方法。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这一方法为假新闻的产生提供了温床。
  “用事实说话”,即利用真实事情说明、表示某个看法。“用事实说话”,是经典的宣传方法和理念。②传输主体要“说话”,就得找“事实”,事实是被“用”的,是手段和方法;宣传的意旨即所说的“话”才是终极目标。
  信息传输要求新闻采编人员遵从客观事实,真实正确地报道事实真相,并将事实置于背景之中,为受众了解新闻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事实和看法要分开。但在实际的报道中,出现对事实进行裁剪、加工,造成传达的事实残缺不全,甚至会走向真相的反面。
  为塑造经典人物,随意使用材料
  报道正面经典人物是中国新闻报道的一项主要内容。经典人物的诞生,关键是经过她们为党和政府的政策、主张作宣传、示范和动员。党报最早推出的经典人物吴满有,是在陕甘宁边区经济困难需要号召群众开展生产自救的背景下出现的。当初记者莫艾参与了春耕会议后,在1942年4月18日的编委会上,提出了自己的采访计划,“找一个斯达汉诺夫的经典来动员春耕”。③
  成为社会行动标杆的优秀人物,在诞生之初就带有不真实的胎记。有研究者指出,在报道模范农民吴满有、工人赵占魁两人事迹的过程中,全部存在着对材料随意使用的不足。
  将经典人物作为宣传、鼓动、示范的工具,自解放日报以后,被作为主要的报道策略继承下来。多年来,新闻界还出现了一个较为尤其的现象,即报道传闻中令人感动的“新闻”:汶川地震中“母爱短信”的假新闻;春运期间“母亲千里走单骑”,被大量媒体、报道、评论。④这类新闻尽管从专业角度分析,没有可信、权威、多渠道的新闻源,组成新闻的“五W”要素残缺不全,甚至事实逻辑上也出现矛盾,但媒体照样青睐它们。
  媒体主动报道疑窦重重、令人动情的“新闻”,和迎合、呼应受众的情绪情感分不开。假如从意识上分析,是新闻的真实性标准一直没有真正被重视,高估了经典人物的“正面、主动”引导社会的作用。
  地方通稿对新闻真实性的困扰
  中国的新闻通稿原先是新华社的专利,通常是包括重大新闻事件,由新华社公布稿件表示党和政府的态度,报道事件情况。面对重大事件的发生,新华社作为国家通讯社,向我国外提供新闻稿件,发出政府声音是很有必须的。多年来,伴随部分公共事件的发生,各级地方政府部门也成了新闻通稿公布的主体。
  地方新闻通稿的出现,从最初功效上说,是当地政府对于所发生事件的信息及采取方法的通报等。这些通报为新闻媒体提供新闻背景、关键事实,利于记者对事件的采访报道。不过,假如对被提供的通稿材料不加以调查核实,媒体也会跌进假新闻的泥沼之中。如对2021年6月的郑州南刘庄村的拆迁案,当地媒体如此描述“厢式货车”主的血腥行为:“厢式货车停在道路中间阻拦工作人员和施工机械正常施工,工作人员随即对驾驶员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