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格式塔心理学美学和中国古诗意象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44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格式塔心理学美学和中国古诗意象分析.doc

上传人:tswng35 2021/3/28 文件大小:4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格式塔心理学美学和中国古诗意象分析.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格式塔心理学美学和中国古诗的意象分析
来源:.pekinglunwen.
摘 要:格式塔心理学美学是国外学者用心理学方法分析文艺作品的一种美学理论,本文试图把这种文艺批评方式和中国古代诗歌意象分析方法联系起来,找到二种理论可以互阐互释的结合点,作一些比较。
  
  关键词:格式塔;异质同构;顿悟;意象
  1 格式塔心理学美学
  格式塔心理学是当代西方从心理的角度研究文学、美学等的一个重要流派。“格式塔”是德文(Gastalt),意译为“完形”。所以格式塔派,也称“完形派”。其早期代表人物为韦特默(Max Warthaimer,1880~1943)、考夫卡( Kurf Koffka , 1886 ~ 1941 ) 和苛勒(WalfgangKohler,1887~1967)。他们提出文艺心理学的整体论观点,整体不等于部分的总和,整体先于部分而确定部分的性质和意义,如果作家不能把握事物整体,不了解全貌,就不能创造或欣赏创作。格式塔心理学美学认为,艺术作品只是冰山的一角,但是,经过作者准确选择最具代表性的形象与暗示,却能与读者的心理结构形成某种微妙的联系,从而让读者看到整座冰山的真实面目。以后还有格式塔派的信徒和支派的创始人勒温(Kurt Lewin,1890~1947)提出“场”的理论。他认为人的生活空间有纵有横的围,有历史和社会的情境,人生活中的整个情境就是由自我和他的心理环境构成的。环境中的人也就是含有相互作用的部分的场,也就是影响创作的情境。美国学者鲁道夫·阿恩海姆是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的杰出代表人物。格式塔心理学派的两大基本要义:“异质同构(同型)论”和“整体论”,对我们进行中国古代诗歌之意象分析是有帮助的。
  2 “异质同构”与意象选择
  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
  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诗人的聪明往往就在于他能创造一个或一群新奇的“意象”,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意象选择的准恰与否直接关系到一首诗歌的写作,并将影响到它的成功。我国古代诗歌尤其是抒情诗当中包含了无数意象,而不少意象又在历代诗人中间不断重复使用,沿袭旧意,另出新意,显示出意象的递相沿袭性和歧解多变性。那么,就一些相当有代表性的诗歌意象来说,它受到长久不衰的青睐的根由何在呢?格式塔心理学独具匠心的“异质同构”说或可为我们提供一个思考的角度。
  “异质同构”,字面义就是不同含的事物具有相同的结构式样。最初,它在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韦特默、考夫卡、苛勒等人那里不过是一个心理学名词,标指客观物理性的结构力场、大脑中的生物电力场与心理活动过程中的心理场之间相互对照、感应和转化的关系。
  这种说法初步指出心、物之间相互沟通的可能以及创造力的发端,但是却未能更进一步,尤其是没有就文学艺术间题深人,仅仅限于一般心理的研究。在后继者阿恩海姆那里,他着重强调心灵的作用和事物的表现性,发展“异质同构”为外部事物、艺术式样、人的生理知觉(尤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