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初探如何提高初中生英语听力的水平
耿秋香 省市河海中学
213022 市新北区河路6号
[摘要] 英语的学习包括听,说,读,写四种技能的训练,而其中“听”是位于首位,但是初中生“听”的水平却普遍不高,很多学生甚至学的是哑巴英语。本文主要是初步探讨了一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知识性因素,技术性因素,心理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思考了一些提高初中生英语听力水平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 中学生 英语听力 因素 策略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其教学的实质就是交际,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能够使基础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即听,说,读,写四种技能,其中“听”居于这四种技能之首。但是在目前的中学英语教学中,听力教学却是薄弱环节。学生的听说能力远远落后于读写能力,尤其是听的能力欠缺更大。所以提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是现在英语教师的当务之急,也是一个具有高难度的挑战。
,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知识性因素。知识性因素包括语音、词汇、语法、文化背景知识等。
主要包括对音标及单词发音的掌握程度,单词重音,语句重音,音的强读和弱读,音的省略和同化,音的连读和完全爆破等。如果学生对这些知识掌握不住,就会难以理解听力材料。所以语音对听力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在听有声材料时,听者不仅要辨音,同时还要对所接受的信息进行同步释意。学生因词汇量欠缺或没有认真记忆该掌握的词汇,在听连贯的英语听力时,一旦遇到陌生的单词,就难以辨别词义。语法知识也是如此,语法较差的学生,听不懂句子和短文的意思。
   
任何一种语言知识都是与该民族文化传统息息相关的。学生的知识面和他们对英语国家的政治,历史,地理,文学,教育,哲学,科技,艺术和社会生活等多方面知识的了解程度,都对听力理解产生非常关键性的影响。如果缺乏上述知识,缺乏对上述知识在特定情景中的语言交际功能运用,就会影响听力的理解水平。例如,两篇难度相当的短文,一篇是介绍中国的中秋节,另一篇是介绍西方的万圣节或感恩节,前者听起来容易理解,因为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学生非常熟悉,而后者听起来较难,因为学生对万圣节和感恩节不甚了解。
(二).技术性因素。技术性因素包括听力习惯,阅读速度,理解能力,练习时间等。
有的学生在做听力的时候没法去静下心来看题目,把握听力的重点,所以听的时候无法获取重点信息。而有些同学又太过较真,想听清楚每一个单词,这样无形中给自己施加了压力,一旦有一个单词漏听,就会刻意停下来去猜想是哪个单词,反而导致后面的录音无法听清楚。
,理解能力弱
英语是单词和句意的结合,也是阅读和听力的结合。有些同学听力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和阅读速度的快慢有关系。在平时的英语学习中,阅读速度快,理解能力强的同学,其听力水平也高,因为阅读过程中对全文意思的把握,能够运用到听力练习中,听力是需要对上下文的语境进行分析才能得出答案的,而且有些答案恰恰就隐含在对话中,更要通过认真思考和推理才能找出来。
英语是一门语言,需要大量的实践操作才能掌握好,这就需要多听,多说,多读,多练,然而英语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