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李清照——声声慢声声慢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她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难过,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现在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翻译:
我四处寻求,寻到的只有冷清,十分凄惨。
乍暖还寒的季节,最难忍受。
两杯淡酒,怎能压住心头的悲伤?
大雁飞过,我正难过,却发觉它正是我在家乡认识的那只
满地黄花堆积著,十分憔悴,有谁忍心去摘?
我守着窗,独自一人,一个人怎么才能熬到天黑?
细雨敲打着梧桐,此正是黄昏,一点一滴落著。
这种场景,这种“愁”又怎是一句话能说得清的呢?
赏析:
这首词写于李清照生活的后期。一题作“秋情”,赋秋就是赋愁,但这里的愁已不是女词人闺中生活的淡淡忧愁,词人经历了国家危亡,家乡沦陷,丈夫病逝,金石书画全部散失,自己流落在逃难的队伍中,饱经离乱,因此这里的愁是深愁,浓愁,无尽的愁。
词一开头就用了十四个叠字。“寻寻觅觅,”词人好象有所寻求,但又不知道要寻求什么,这时她已经历了国破、家亡、夫逝的沉重打击,生活中美好的东西全部已不存在了,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已经没有什么可寻觅,也没有什么需要寻觅的了,但词人还是期望找点什么寄托自己空虚寂寞的情怀,支撑自己孤苦无助的人生,但寻觅的结果只能是“冷冷清清”,周围的环境是一片凄清冷落,更让人感到现实的孤苦无援。“凄凄惨惨戚戚”,写词人内心的凄凉、悲苦、惨戚的情绪。这三句全部在表现女主人的愁苦无聊,寂寞哀伤,但各有侧重,第一句写神态,第二句写环境,第三句写心情,第二、三句又是第一句“寻寻觅觅”的结果,“冷冷清清,先感于外;
凄凄惨惨戚戚,后感于心,进入愁境”吴熊和唐宋词通论。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刚以为有点儿暖和却又变冷了,这是秋天的时令特征。“将息”,调养。人在天气多改变时,是极难适应的,更何况是年岁已大,身体衰弱,又遭遇了如此不幸的人,就更是对天气的改变尤其敏感,更以为难以将养适应了。
为了适应这多变的秋天时节,词人企图以酒御寒,但“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她晚来风急?”酒是“三杯两盏”,量少,又是“淡酒”,怎么能抵挡黄昏时的阵阵秋风呢?淡酒不敌风寒,饮酒也不能排遣忧愁。
“雁过也,正难过,却是旧时相识。”雁飞过去,正令人难过,原来雁是我过去见过的。这里我们可看到三层意思:一雁飞过去了,雁叫声声,凄厉难闻,正令人难过,原来大雁是老相识了,触动我内心的创伤已不止一次,现在又来触动我,使我难过难过。二古代有雁足传书的传说。雁以往是给我带过信的,给我抚慰,现在丈夫已逝,亲戚离散,雁飞过去无信可带,不能再给我抚慰了,使我难过。三作者的家乡在北方,而此时作者沦落南方,秋天北雁南飞,引发了对家乡的思念,因此使她难过。雁在北方就相识,现在看到雁不是在故土,而是在异乡,发出物是人非的感慨,寄托怀乡之意。
词的下片承接上片。“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现在有谁堪摘?”“黄花”是指菊花,品种是黄色的。“堆积”,指花开之盛,可能是小菊花密密麻麻地开放,不是言落英满地。“憔悴损”指人因难过而消瘦。损,煞,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