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鸳鸯茉莉怎么养鸳鸯茉莉的花语鸳鸯茉莉的外形描写
鸳鸯茉莉属茄科鸳鸯茉莉属常绿矮灌木,是华北夏季露天摆放和冬季室内部署的优良盆栽花卉。那么你对鸳鸯茉莉的养殖方法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xx整理有关鸳鸯茉莉怎么养殖的内容,期望大家喜爱!
鸳鸯茉莉的养殖方法
温度
插穗生根的最适温度为20~30℃,低于20℃,插穗生根困难、缓慢;高于30℃,插穗的上、下两个剪口轻易受到病菌侵染而腐烂,而且温度越高,腐烂的百分比越大。扦插后碰到低温时,保温的方法关键是用薄膜把用来扦插的花盆或容器包起来;扦插后温度太高温时,降温的方法关键是给插穗遮荫,要遮去阳光的50~80%,同时,给插穗进行喷雾,天天3~5次,晴天温度较高喷的次数也较多,阴雨天温度较低温度较大,喷的次数则少或不喷。
湿度
扦插后必需保持空气的相对湿度在75~85%。插穗生根的基础要求是,在插穗未生根之前,一定要确保插穗鲜嫩能进行光合作用以制造生根物质。但没有生根的插穗是无法吸收足够的水分来维持其体内的水分平衡的,所以,必需经过喷雾来降低插穗的水分蒸发:在有遮荫的条件下,给插穗进行喷雾,天天3~5次,晴天温度越高喷的次数越多,阴雨天温度越低喷的次数则少或不喷。但过分地喷雾,插穗轻易被病菌侵染而腐烂,因为很多个类的病菌就存在于水中。
光照
扦插繁殖离不开阳光的照射,因为插穗还要继续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和生根的物质来供给其生根的需要。不过,光照越强,则插穗体内的温度越高,插穗的蒸腾作用越旺盛,消耗的水分越多,不利于插穗的成活。所以,在扦插后必需把阳光遮掉50~80%,待根系长出后,再逐步移去遮光网:晴天时天天下午4:00除下遮光网,第二天早晨9:00前盖上遮光网。
鸳鸯茉莉黄叶的原因及处理
1、水黄
因为长久浇水引发的叶黄,表现在嫩叶阳黄无光泽,老叶则无显著改变,根细小黄绿,新梢萎缩不长,应节制浇水,重者可脱盆,放荫凉处晒干土后再重新上盆。
2、旱黄
因为缺水或浇水偏少而引发叶片发黄。老叶自下而上枯黄脱落,但新叶通常生长正常。应合适加大浇水量和浇水次数。
3、肥黄
因为施肥过多或浓度过大,新叶顶尖出现干褐色,老叶尖干焦枯黄脱落,通常叶面即使肥厚有光泽,但大全部凹凸不平。应停止浇肥或用清水淋洗肥份。
4、缺肥黄
盆花长久只浇水不浇肥,或多年不换盆,根须结成一团,植株得不到肥分,使叶发黄,除立即换盆外,平时应薄肥勤施。
5、灼黄
喜阴湿的盆花和观叶植物,如吊兰、万年青、一叶兰、玉簪竹芋等,如经强烈阳光直射,叶片常出现黄尖,应放阴处。
6、碱黄
喜酸性土的花卉,如杜鹃桅子山茶、桂花白兰等,如盆土或水质偏碱,常引发叶片由绿转黄,甚至脱落,除用酸性营养土载培,可使用矾肥水或%~%的硫酸亚铁水溶液喷施,既可使叶子由黄变青。
7、湿热黄
部分不耐高温,高湿的花卉,因夏季炎热,通风暴不良,避阴不妥而引发的发黄。如倒挂金钟、杜鹃在闷热潮湿的环境中有此现象,要注意通风和降温,而盆土不能过温。
8、白化黄
花卉常期光照不足,叶片中的叶绿素降低,使叶片绿色逐步消失,展现出白化病,可将植株移到阳光充分的地方,使叶片慢慢变青。
在严寒的冬季,如室内温度低,有些怕冷的花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