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妇科护理学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骨盆的分界: 以耻骨联合上缘、髂耻缘、骶岬上缘的联线为界, 平面以上为假骨盆, 又称大骨盆, 以下为真骨盆又称小骨盆。真骨盆的标记: 骶骨岬、坐骨棘、耻骨弓。耻骨角正常为 90-100 度。骨盆的平面: 骨盆入口平面---- 真假骨盆的分界平面, 横椭圆形; 中骨盆平面---- 前为耻骨联合下缘,两侧为坐骨棘,后为骶骨下端。骨盆出口平面---- 两个三角形组成。前三角顶端是耻骨联合下缘,两边是耻骨联合降支,后三角顶端是骶尾关节,两边是骶结节韧带。骨盆的类型分女性型、男性型、类人猿型、扁平型,女性型有利于胎儿娩出。骨盆底有多层肌肉和筋膜组成, 封闭骨盆出口, 但有尿道、阴道及直肠穿过, 支持盆腔脏器并使之保持正常位置。分娩时要保护会阴以免造成会阴裂伤。阴道后穹隆顶端与子宫直肠陷凹贴接, 后者是腹腔的最低部位, 当该陷凹有积液时可经阴道后穹隆进行穿刺或引流。剖腹产的部位--- 子宫峡部。支撑子宫的 4 条韧带---- 圆韧带:维持子宫前倾位;阔韧带:维持子宫在盆腔的正中位置; 主韧带:维持子宫颈的正常位置;宫骶韧带; 保持子宫前倾的韧带。输卵管分四部分:1、间质部 2、峡部: 为剖腹产的部位;3、壶腹部: 正常情况下为受精的部位; 4 伞部:具有拾卵作用。子宫平滑肌有自律活动,因此下半身瘫痪的产妇能顺利自然分娩。输尿管在子宫动脉下面(桥下流水) ,因此切除子宫结扎子宫动脉时避免损伤输尿管。下丘脑---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垂体--- 促卵泡素: 刺激卵巢卵泡发育; 促黄体生成素: 与促卵泡素具有协同作用,促使成熟卵泡排卵,从而促使黄体生成,并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孕激素通过中枢神经系统有升高体温的作用,正常妇女在排卵后体温可升高 - 度,此特点可作为排卵的重要指标。第三章妊娠期妇女的护理妊娠是胚胎和胎儿在母体内发育成长的过程。卵子受精是妊娠的开始, 胎儿及附属物从母体内娩出是妊娠的终止,妊娠全过程约 40 周。通常受精发生在排卵后 12 小时内。受精卵在有丝分裂的同时向宫腔移动,受精第三天分裂成由 16 个细胞组成的实心细胞团, 称桑葚胚。受精第四日进入宫腔, 并在此发育成晚期囊胚。晚期囊胚侵入到子宫内膜的过程称着床。约在受精后 6-7 日开始, 11-12 日结束。完成着床的条件:1、透明带消失 2、囊胚滋养层分出合体滋养层细胞 3、囊胚和子宫内膜同步发育并相互配合 4 、孕妇体内有足够的孕酮。子宫有一个极短的敏感期允许受精卵着床。胎儿附属物:胎盘、胎膜、脐带、羊水。胎盘由羊膜、叶状绒毛膜、底蜕膜构成, 是母体与胎儿间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器官。羊膜是胎盘的最内层, 构成胎盘的胎儿部分。叶状绒毛膜是胎盘的主要部分, 构成胎儿部分。底蜕膜构成母体部分。脐带内有一条脐静脉和两条脐动脉。正常足月羊水量约 1000ml , >2000ml 为羊水过多, <300ml 为羊水量过少。妊娠期母体的变化:子宫体均匀增大并超出盆腔,子宫峡部拉长变薄成为宫腔的一部分,子宫颈黏液分泌增多, 形成黏液栓, 保护宫腔不受感染, 阴道 PH 降低, 不利于一般致病菌感染。乳房增大,蒙氏结节,但无乳汁分泌,可能与大量雌激素、孕激素抑制乳汁生成有关。如孕妇合并心脏病, 在妊娠 32-34 周、分娩时特别是第二产程、产褥期前三日因心脏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