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2021年财务舞弊识别和应对方法财务舞弊审计识别和应对.docx

格式:docx   大小:18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1年财务舞弊识别和应对方法财务舞弊审计识别和应对.docx

上传人:书犹药也 2021/4/5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1年财务舞弊识别和应对方法财务舞弊审计识别和应对.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财务舞弊识别和应对方法财务舞弊审计识别和应对

     摘 要:近十年来不论是国外的安然、世通还是我国的银广夏、蓝田股份,严重的财务舞弊现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财务舞弊不但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挫伤了她们的投资信心和热情,也将严重危害中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可连续发展。本文经过全方面分析财务舞弊现象,探究其产生的原因,最终总结出了财务舞弊的识别方法及有效的应对方法。
  关键词:财务舞弊;舞弊原因;识别方法;治理方法
  能够说自会计产生以来,财务舞弊就一直存在着。伴随资本市场的出现和发展壮大,财务舞弊的规模和危害性和日俱增,比如云南绿大地2021年到2021年累计营业收入亿中有亿为虚增,仅2021年一季度就虚增固定资产万元等,其舞弊行为被披露后,四个交易日内企业市值就蒸发亿元,造成80%的投资者损失惨重。层出不穷的财务舞弊案使得我们不得深思。
  对于什么是财务舞弊,即使各机构因为侧重不一样对财务舞弊的定义有所差异,但它们对于财务舞弊的本质特征的看法基础是一致的,即财务舞弊是有意的或有意行为。综合现实中的财务舞弊案例我们能够对财务舞弊的定义总结以下:财务舞弊是指企业管理人员经过对财务人员的控制对企业对外批漏的财务信息进行篡改数据、伪造虚假业务、隐藏不利信息等粉饰以获取个人利益或企业短期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
  一、财务舞弊产生的原因
  一违法成本相对较低,法律法规不明确。证券法第177条要求:“发行人未根据相关要求披露信息,或所披露的信息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说或有重大遗漏的,要负担更正和罚款的行政责任,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它直接责任人员要负担警告和3万以上和30万元以下罚款的行政责任” ,从该要求不难看出,企业财务舞弊的成本已经有上线,一旦违法所得高出成本,企业就会选择财务舞弊。而且从现行的的会计法律责任的要求看,行政法律责任规范较多,但在处罚程度、处罚标准、处罚范围等详细规范上没有明确要求,给行政权的行使给予了极大的滥用空间。
  二内部控制、监督制度不完善。企业即使形式上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但因为相关人员缺乏专业知识等原因使得内部审计机构形同虚设并未起到实质的监督职能。甚至有些企业监事会直接成为董事会的傀儡,为企业财务舞弊大开绿色大门。
  三企业及管理人员为获取更多利益。证券法要求,企业上市要满足“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净利润均为正数且累计超出3000万元”等严苛的条件。然而企业一旦上市,将会在短期内筹集到巨额的资金,不但能够使企业有更加好的发展,同时能够给企业高层带来高额的年底分红。面对如此巨大的诱惑,很多企业为达成上市要求而编制虚假的财务报表。对于已经上市的企业,也可能为了在二级市场树立良好的形象以取得更多投资,或是避免停牌甚至摘牌的危险,而利用部分手段提升企业经营业绩,甚至采取将亏损变为盈利等财务舞弊行为。在当代企业薪酬决定机制下,企业管理层的薪酬和业绩直接挂钩,而财务信息作为反应企业经营业绩的直接依据,必定是管理层最为关心的部分。企业管理人员为取得更高的薪酬很有可能会进行财务舞弊。
  四降低纳税额。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很主要的一个方面,也是国家行使其基础功效的确保。但税款的缴纳对于企业来说是现金的流出,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了企业的现金流量。而中国现在会计准则和税法的分离程度相对较小,所以企业可能会为降低缴税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