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2021年迎合受众谈“受众本位”和“迎合受众”之区分.docx

格式:docx   大小:19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1年迎合受众谈“受众本位”和“迎合受众”之区分.docx

上传人:梅花书斋 2021/4/5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1年迎合受众谈“受众本位”和“迎合受众”之区分.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迎合受众谈“受众本位”和“迎合受众”之区分
摘要伴伴随新闻改革,受众本位论在中国得到确立。受众本位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是特定历史时期的必定产物。然而,在市场竞争的条件下,有些媒体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竟把“受众本位”等同于“迎合受众”,给新闻事业和广大受众带来极大的消极影响。本文主张新闻界应厘清是非,树立理性的受众本位观念。
  关键词受众本位 迎合受众 理性
  2021年6月23日,著名相声演员侯耀文突发心脏病猝死。侯耀文的死含有很强新闻性,理所当然的成为各新闻媒体争相“追捧”的内容。那么媒体到底全部“追捧”了些什么呢?“追捧”话题之一:侯耀文的初恋情人是谁?在baidu搜索“侯耀文情人”词条,结果为“相关网页约73,700篇。“追捧”话题之二:侯耀文的遗产有多少?在baidu搜索“侯耀文遗产”词条,相关网页超出33,300篇。无独有偶,广东某报在“有奖读报”中让读者竞猜:侯耀文身后遗产约多少?①
  让人感到迷惑的是,对于英年早逝的相声演出艺术家,媒体不缅怀她的艺术特色、回想她的艺术之路,反而拿她的感情和遗产隐私来挑逗读者的非正常窥探欲,这么做到底目标何在?无非是迎合受众,追求眼球效应,从而得到巨额的经济利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体的生存离不开市场,而市场化的关键手段就是招揽受众、取悦受众,于是就出现了以上现象。究其原因,答案雷同:“受众爱看啊,受众喜爱什么我们就制造什么,受众本位啊”。和其说媒体这么的做法是表现了“受众本位”理念,倒不如说这是媒体一味地迎合受众。
  然而,“受众本位”并不等于“迎合受众”。
  一、受众本位意识的衍变
  从淡漠受众到以受众为中心的转变,是新闻事业发展的必定规律,也有着历史的发展的过程。从20世纪到现在,传输效果的研究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从早期的“子弹论”、“皮下注射论”到40年代至60年代的“有限效果论”,再到70年代后的宏观效果理论,在这一过程中,受众本位意识逐步被大家所关注、认可。
  “子弹论”或“皮下注射论”认为,媒介拥有不可抗拒的强大力量,她们所传输的信息在受众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身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引发直接速效的反应,能够左右大家的态度和意见,甚至支配她们的行为。然而,伴随大众传输的不停发展,多种媒介为了扩大传输效果,吸引更多受众,传输研究者开始有目标、有步骤地研究受众,以确定媒介在不一样的环境下使用不一样的传输手段和技巧所产生的实际效应。传者本位理论逐步失去了市场,而受众本位论逐步盛行。她们认为,作为大众传媒的信息接收者,受众含有相当大的主动性,她们能够经过多种反馈渠道来影响传输行为,最终影响传输效果的实现。“使用和满足理论”、“选择性理论”认为,受众选择接触和使用媒介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受者个人的要求和爱好决定的,其目标是为了满足个人的需求和愿望。这就标志着大众传输研究从“以传者为中心”向“以受众为中心”的过渡。②受众本位意识开始被大家关注和认可。
  二、 “受众本位”不等于“迎合受众”
  受众本位,就是指传输媒介在信息传输过程中,应以维护受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以满足受众获取多方面的信息需要为己任,以提升受众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为目标,全心全意为受众服务。由“传者本位”向“受者本位”的转变本身表现了传输学理论研究的飞